大明終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勳。
見說雲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將軍。
——王維
……
講完張天師的故事,徐太傅道:“子不語怪力亂神。張天師在青城上降妖伏魔的故事只是傳說,但青城的武功和醫術確實是從張天師這一脈傳下來的。青城醫術乃玄門正宗,丹藥、針灸皆為絕學,尤其是青城九針獨步天下。青城武功也卓絕神妙,尤以劍法名動天下,都不是浪得虛名。”
“對了,復兒,你書法如何?為何對碑帖如此有興趣?”徐太傅笑著問到。
白復回應道:“回稟徐伯伯,今天到了碑林,大開眼界。以前我只臨過碑帖,今天見到真正的碑帖,感受又不一樣,頗有觸動。
蜀山論劍時,涪陵點易派當家弟子易方雷從三十六貼名家筆帖中變化出一套判官筆的武功。其中最絕妙的功夫是將王羲之的變化出各種招式。其點畫俯仰溫潤,鉤挑都不露鋒。用筆尤為圓勁,提按頓挫起伏平和,圓筆藏鋒,起筆收筆勻整安穩,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提按得當,從容不迫,骨力中藏。圓渾研媚,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無一筆掉以輕心,無一式不雋永秀美”
“哦,這是怎樣一套功夫?”徐太傅也起了好奇之心。
白復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根據回憶,將這套功夫慢慢展開。雖然只能模仿出易方雷五、六成的水平,但也讓徐太傅有大雪初晴時,雲銷雨霽,彩徹區明之感,連聲叫好。
白複道:“當時我就在想,這些大師在揮毫潑墨創作時,一定是達到了“無我”狀態,才能創作出這些巔峰之作。此時,心神與天地交感,感受日月星辰盈昃、體悟春夏秋冬更迭,吸收宇宙洪荒之力。”
徐太傅點頭稱讚,道:“孺子可教,說的在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就是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人在紹興蘭亭修褉時所創。當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序,此帖為草稿。羲之因當時天時地利人和,效果發揮極致,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據說後來將草稿謄寫為正文時,連羲之本人也再寫不出這種氣韻了。”
白複道:“所以,我覺得書法和武學有相通之處。其一,將運筆的呼吸吐納融入武功。從書法名帖中,窺見書法大家內息的流轉起伏,氣和力的完美平衡。
其二,絕世名帖都是書法大家當時的情緒宣洩,筆意即為劍意。如同劍法,劍招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應根據戰場殺伐環境、對手的武技特點,靈活變換劍招,遇強更強,有招變無招,無招勝有招。”
“說的好!長安劍法高明的人很多,能把劍理說明白的不多。”從碑後轉過一人,撫掌大笑。
此人羽冠青袍,面如白玉,神光內斂,雙眸隱現精芒。
徐太傅見到此人,一語雙關道:“北平君可是見獵心喜?”
這位北平君呵呵一笑,道:“還是太傅知我心思,無意中聽到這位小友論劍,竟能從書法中悟出劍法,心花怒放,忍不住出來打擾。”
徐太傅調侃道:“那我今天可有眼福了。”
北平君對白複道:“剛才小友所談劍理,頗有創意。看你身形,應是劍手,不知可否切磋一下?”
白復羞臊道:“小子隨口胡說,先生莫怪。”
徐太傅對白復微笑示意,道:“復兒,機緣難得。你趕快依了他吧。接下來,就看你的造化了。”
北平君對徐太傅眨眼一笑,道:“我可什麼都沒應承。”
白復連忙深躬一禮。
不多時,徐太傅讓人拿來兩柄長劍,寒如秋水。
北平君用手一彈劍脊,劍身發出玉罄龍吟之聲。北平君讚道:“太傅不習劍,藏劍卻是名劍。”
徐太傅哈哈笑道:“君不聞,不飲酒之人,家中才有崑崙殤乎?”
北平君應聲大笑。隨即,雙目炯炯,對白複道:“小友,請出劍!”
白復先行起手禮,隨即施展出塵身法,縮地成寸,手腕一翻,使出一招“雪徑碧花”,數十朵劍花如暴雨傾瀉。
北平君讚道:“原來是青城弟子,花開三十六朵,劍法果然精純。”
白復一愣,自己剛使出半招,就被人道破來歷。而且一眼就看出自己虛虛實實舞出三十六朵劍花,單憑這一份犀利眼力,就不簡單。
白復遇強則強,不等招式用老,提氣前縱,劍尖一挑,又變成一招:“雲雁不逢杳沙鷗”,劍光激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