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2頁)
於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現在的水車圖我們改良過幾次,只要做出來的水車跟圖上的一樣,按理來說是可以將河水引到岸上的,但最後是不是真能做到這樣,我們也不敢保證一定能行。”
&esp;&esp;蔣遼沒有把話說滿。
&esp;&esp;畢竟他一個“泥腿子”出身,不方便知道太多。
&esp;&esp;“大人,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先把水車做出來。”他最後提醒道。
&esp;&esp;蔣遼是不是真偶然間看到過水車圖又時隔多年後突然記起來,何墉都沒心思去細究這些話的真實性。
&esp;&esp;他低頭緊盯著圖紙,視線一遍遍在上面遊走。
&esp;&esp;近年來他一直心繫水利興修的事,經常去監督修築程序,所以對於水利方面的一些常識他還是知道的。
&esp;&esp;即使照著圖紙做出來的水車不能使用,往這個方向專研出這種水車也完全切實可行。
&esp;&esp;而且不管最後行不行得通,當務之急是要先把水車做出來試看效果。
&esp;&esp;若是真能做到圖上說的這般,以後發生旱災老百姓就不用再辛苦跑去各處挑水澆灌莊稼,推廣出去更是利國利民……何墉想到這當即就讓人去請鎮上的木匠。
&esp;&esp;“水車建成後若是真能運水輸送,你們就都立了大功,本官到時候一定重重有賞。”何墉由衷地對兩人承諾。
&esp;&esp;而又讓他意外的是,蔣遼和廉長林聽完後都反應平平,對獎賞完全無動於衷。
&esp;&esp;“大人,如果水車做出來真的有用,那我們也不過是拾人牙慧將圖畫了出來,不敢居功。”
&esp;&esp;蔣遼頓了頓,又轉口繼續,“只是我們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大人能答應。”
&esp;&esp;“你說。”
&esp;&esp;“希望大人將試驗水車的地方設在塘禾村,我們村附近有一處蓄水池,可以用圖紙上的龍骨水車取水,中間需要修建的渡槽不用太長,不出意外的話幾天內就可以知道效果。”
&esp;&esp;齊百德今早看完水車圖就匆匆帶他們趕來見何墉,並不知道他們還有這個打算,聞言後愣了下。
&esp;&esp;再看廉長林的樣子,顯然他們是事先商量過。
&esp;&esp;水車做出來後能使用的可能性很大,想必何墉也是這樣認為。
&esp;&esp;剛才聽蔣遼拒絕何墉承諾的獎賞,齊百德還為他們可惜想示意他接下。
&esp;&esp;畢竟不管怎麼樣,水車圖都是經過他們才得以重新面世,卻沒想到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村裡。
&esp;&esp;何墉要在哪裡試用水車不是他們該過問的,齊百德更是從沒想過他們村能有這個榮幸。
&esp;&esp;村裡的旱情一天比一天加重,村民每天早晚往返挑水澆灌田地,費時費力既辛勞又耽誤事。
&esp;&esp;齊百德原本的打算是從衙門出來後,就在村裡籌錢建造水車,先渡過這次旱情。
&esp;&esp;要是等水車上報朝廷後上頭再傳令下來推廣,誰也不知道水車什麼時候能修建到他們這邊、或者能不能修建到他們這邊。
&esp;&esp;他展顏看向蔣遼和廉長林,心裡感慨兩人真是有心了。
&esp;&esp;水車圖是蔣遼和廉長林帶來的,就算他們不提,何墉也是打算先在塘禾村試用。
&esp;&esp;他們不為名利所動提出這個請求,何墉對他們更是欣賞,聽完後就欣口應承下來。
&esp;&esp;衙役很快將鎮上幾名手藝高超的木匠請了過來。
&esp;&esp;他們整天和圖紙木頭打交道,一眼就看出來圖上的東西做什麼用,都沒見過這樣取水的器具,個個都跟盯著肥肉似的稀罕地對著圖紙討論起來。
&esp;&esp;水車的零部件繁多,加起來至少都要幾百個零件,蔣遼不擅長這類手工活,只能儘量將水車的重點給廉長林概括出來。
&esp;&esp;廉長林最後畫出來的水車,在蔣遼這裡是不存在什麼問題的。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