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1/2頁)
於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得請李二泉過來幫忙才行。
&esp;&esp;只要讓何墉看到水車的效果,不需要多說,他肯定會極力將水車推廣出去。
&esp;&esp;廉長林知道蔣遼對水車的打算,他自己也是這樣認為,找何墉是最好的辦法。
&esp;&esp;不過……
&esp;&esp;廉長林聽蔣遼說完,短短看了他一眼,就拿過他手裡的筆,在紙上寫了兩個字。
&esp;&esp;蔣遼看完挑了挑眉。
&esp;&esp;之所以要請李二泉明天跟廉長林一起去鎮上,就是因為他明天要先去找村長,沒法跟他們一起出門。
&esp;&esp;要想在牽牛溝那邊先試用水車,必須得村長出面主持才行。
&esp;&esp;沒想到廉長林也是這個想法。
&esp;&esp;“我貿然去找何大人,能不能見到他也不一定,是得請村長引薦才行。”
&esp;&esp;蔣遼說完想了想,又接著道:“我等會兒就去跟二泉說,免得他明天有事一早出門了。”
&esp;&esp;廉長林卻拉停他,接著垂頭寫字。
&esp;&esp;“你也要去見何墉。”蔣遼看過去,不解問他:“見他幹什麼?”
&esp;&esp;廉長林繼續寫字。
&esp;&esp;蔣遼看完皺起了眉。
&esp;&esp;見他眉目認真異常堅持,蔣遼糾結了一會兒,最後還是妥協了。
&esp;&esp;“行吧,我過去請二泉和周梅明天到攤子幫忙。”
&esp;&esp;
&esp;&esp;“大人,最近大延鎮的河道水位下降都露出了水口,沒有水流經下游澆灌農田,多地都出現了旱情,其中最嚴重的要屬延河往東一帶。”
&esp;&esp;“那邊的溝渠水道全部乾涸,有幾個村莊地裡的莊稼甚至已經大批枯死。”
&esp;&esp;“村民每天往返山林各個地方挑水澆地,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esp;&esp;衙門內堂裡,師爺向何墉上報完管轄區內各地方的旱情,不免擔憂起來:“如今旱情初顯情況就這麼嚴峻,若是長久不下雨,地裡被枯死的莊稼只會越來越多。”
&esp;&esp;何墉聽完面色凝重,擰眉沉默了一陣,問道:“正在開鑿的水道進展的如何了?”
&esp;&esp;“還是老樣子,在山裡挖鑿水道困難重重,現在就是能儘快竣工將水流引下來,地裡的莊稼怕也是等不及。”
&esp;&esp;進年來全國多地旱災水災成患,朝堂雖然大興水利,但進展緩慢難以見效。
&esp;&esp;何況這邊延河往東一帶多的是險山僻嶺,要開鑿水道接通外面的河道再修建完善,做起來談何容易。
&esp;&esp;何墉聽完長長沉出一口氣,背手站到窗前。
&esp;&esp;修建水利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莊稼人靠天吃飯,每次鬧起災情來都是苦了老百姓。
&esp;&esp;他望著窗外,憂慮重重。
&esp;&esp;十年前那場旱災,這邊的莊稼全都顆粒無收,多少百姓被迫流離失所。
&esp;&esp;如今炎天暑月絲毫不見降雨的跡象,也不知道能不能盼來一場及時雨。
&esp;&esp;“大人。”一名衙役快步從外面走進來,向他請示,“塘禾村的齊村長帶著兩個村民求見。”
&esp;&esp;這次突然鬧災,何墉短短兩日面見了多名趕來上報的地方鄉長。
&esp;&esp;得知不止是偏遠的村落旱災嚴重,像是塘禾村這些很少發生災情的村落都無一倖免。
&esp;&esp;他轉身走去案桌,讓衙役把人帶進來。
&esp;&esp;齊百德進到內堂剛要行禮拜見,何墉衝他擺了擺手:“都免了,不用行禮。”
&esp;&esp;然後直問:“齊村長你這趟過來也是為了旱災的事?你們村受災情況如何?”
&esp;&esp;他說完注意到隨齊百德一同進來的蔣遼和廉長林,有些意外地側目看了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