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老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寶船隊的卸貨至少要幾天的時間,在這個空閒的時間裡,鄭和向皇帝彙報了安南的如今的情形。
如今的安南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乂安以北為大明控制區域。乂安以南,包括乂安在內是黎利的控制區域。黎利翻山越嶺繞道寮國壯士斷腕回到自己的老巢乂安,就開始大肆的囤積糧草,打造兵器,招兵買馬,一心要將明軍擋在乂安以北。
英國公張輔與成國公朱勇二人帶領大軍打到乂安城下,在攻城戰中遭到了安南人的頑強抵抗。
二人手中只有五萬人,每一個士兵都是寶貴的,根本不敢如在國內一般強行攻城,因為傷亡不起。
前段時間他們已經收到了皇帝的聖旨,大明直轄的交趾布政使司邊境就到清化。清化以南的安南地區分為兩個部分,乂安到順化的土地為英國公封國,順化以南到與占城國邊境交界之地為成國公封國。
從打到乂安開始,兩人就是在為自己打天下,他們手裡的這五萬兵馬那是朝廷的,死一個都要給朝廷賠償的,而且從現在開始皇帝知負責他們半年的糧草。這些糧草等他們穩定了自己的封地之後,也是要一筆筆的還給朝廷。
可以說他們兩個每拖延一天都是在自己的債務上再加上一筆,面對黎利的頑強守城,張輔開始採取圍城的辦法,將黎利鎖死在乂安城中,乂安城周圍挖掘深壕,這種鎖城的方法在另一個時空,被後金玩兒出了花兒樣。
後金就是用這種方法,用少量的兵力將明軍鎖在城中,然後再四處劫掠,同時打掉前來救援的明軍。生生把遼東明軍拖瘦拖垮,最後更是趁著中原混亂,渾水摸魚佔據了中原的花花江山。
如今這種辦法提前出現在了安南的戰場上,看來戰術的形成完全是因為現實的需求。需求才是創新的動力。
張輔利用黎利不敢出城與明軍野戰的優勢,每個城門外放置二千人防備黎利突圍,再分出二千人作為預備隊,哪個城門有危險就增援哪個城門。
其餘的四萬人馬被張輔派出去四面劫掠,以獲得補給,當然張輔的劫掠不可能無差別的進行,普通百姓沒有多少油水,劫掠他們除了拉仇恨之外,獲得不了任何的好處。
真正的油水都在哪些世家大戶手中,只要打下一家大戶,就足夠大軍一個月的糧草。而且清理這些大戶之後,空出來的土地就會成為張輔與朱勇的私產,二人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土地用以收買窮人的人心。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南方的安南人與北方的安南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跟漢人沒有任何的淵源。對於漢人的敵視也更加強烈。
有步驟的打掉這些潛在的反抗者,對於兩個封國日後的統治也有著莫大的好處。至於普通的黔首百姓,大字不識一個,完全沒有民族意識,只要在封國推行漢語漢字教育,一代人之後,他們對大明的認同絕對會超過對原來的安南。
與南部進行戰爭不同的是,北方在採取另一種辦法清除安南人的精英,越來越多的安南士紳被打成了叛賊黎利的支持者,這些安南的精英階層,要麼被殺,要麼就是被流放到舊港等明軍控制的地盤上。
經過土地的重新分配,大明對交趾布政使司的控制越來越穩定。隨著一批批的國內移民開始在安南安家落戶,紅河三角洲的平原地區,經過清理的村子,平均每一個村子的漢人數量都不會低於六層,穩穩的佔據多數。
這樣的清理還在持續進行,陽武侯帶著五千羽林軍化整為零專門對付這些士紳大戶。這些士紳大戶在面對明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選擇了聯合起來對抗明軍。
這些安南人組織起來的軍隊並不正面與明軍對抗,他們依靠熟悉地理環境的優勢,神出鬼沒的偷襲落單的明軍,一個月內羽林軍就損失了超過二百人,分攤到每一支小分隊上,死的人並不多。可是匯總到整個羽林軍一個協裡,二百多人的傷亡可就觸目驚心了。
更要命的是,羽林軍裝備的新式火銃也因為反抗者的偷襲丟失了幾桿。這新槍丟了可是天大的事,若是敵人拿回去開始大量仿製,大明擁有的武器裝備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薛祿這時候也意識到了不對勁兒,這樣大的傷亡絕對不是零星的反抗者所造成的的,安南北部肯定有了一個統一的組織,用以對抗大明的新政推行。
與黃福和阮安商量過後,及時調整了政策,將所有的駐村工作組全部收縮到百姓基礎良好的村子裡。然後將軍隊集結開始掃蕩外圍的村子。
這些村子正是這些安南武裝的藏身之地,他們在村子裡良好的百姓基礎,視明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