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第417章 董仲舒勸學 (第2/3頁)
靈麓夜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著粗劣的食物,晚上只能借三分月光讀書。
他們在那樣苛刻的環境下,仍舊傳下了自己寶貴的思想。
自己擁有如此好的條件,又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
日子這般
不鹹不淡地過去五天。
董仲舒在太學內的生活漸漸形成了規律。
起床,洗漱,與公孫弘結伴前去食堂用早食,交流攀談,上午結束。
用午餐,前去藏書室還書,挑書,借書,閱覽,下午結束。
晚飯過後,接觸同僚,進行辯論,挑燈夜讀,一日結束。
太學內的這些同僚,董仲舒覺得他們的能力倒是比外面的那些文士要強上很多,透過了太學的篩選,果然還是不一樣的,在吵……在辯論的時候,這些人不至於最開始就被帶入進自己的邏輯,進行交流的時候,還算是有來又回,沒有被自己單方面給摁著輸出,一言不發。
在第五日的傍晚,公孫弘過來敲響了董仲舒的房門。
“次卿過來,是有何事?”剛剛從藏書室歸來的董仲舒,正在吃飯,不過他放下手中的食盒,先去開了門。
“你這又是去藏書室看了一下午,現在才回?”公孫弘樂呵呵地問了一句,感慨道,“你們年輕人的研學精神,我是遠遠比不上咯,現在年歲大了,只希望不要將原來的知識都給忘光就行。”
董仲舒笑著接話道:“我認為次卿這話有失偏頗。”
“哦?還請指教。”公孫弘倒不羞惱,虛心問道。
他知道董仲舒未來在學術上的成就,必然遠遠超過自己。
要知道整個太學之中,已經是匯聚了天下最優秀的一批賢才,而董仲舒這幾日又能在其中脫穎而出。
未來儒家學派復興的希望,公羊學派振興的希望。
全繫於其一身也。
沉吟片刻,董仲舒揉著下巴道:“讀書這件事情,只要有心,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年少的時候讀書,就好比日出的朝陽,可以照亮前路,讓我們明白前進的方向。
壯年的時候讀書,就好比明亮的月光,可以感悟心境,反思過往的得知。
而晚年的時候讀書,就好像拿著燭臺在夜裡走路,這總比閉上眼睛,沉醉在昔日的成就而不見外物變遷要好。
在我看來,持續的學習是絕對有必要的。
古往今來,往往成就大事者,多半青年與壯年時期,而這些豪傑待至暮年,往往會做出一些昏聵的決定。
這是什麼原因呢?
不少人認為這是他們年紀大了,身體的衰老消磨了雄心壯志,讓他們不再銳意進取。
可如果他們願意持之以恆地學習,憑藉書籍繼續瞭解世界,維持對世界的敬畏,或許他們便不會那麼自我地覺得,自己的決定全是正確的。”
隨著董仲舒話音落下,室內短暫性地陷入了沉默。
不少人確實會以年齡為由,拒絕枯燥的學習。
自己忙碌了大半輩子,總得享受享受吧?
看書這種事,讓年輕人去做就好,我有“人生經驗”,吃過的鹽比他們吃過的飯還要多哩。
可以說絕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
懷著這樣的心態,他們推開了案牘上的書冊,心態亦是由開放轉為保守,漸漸故步自封。
只不過董仲舒現在正面將這個泡泡給戳破。
哪怕一百個人中有九十九個人這麼想,那也不代表這就是正確的觀念。
就好比虛偽的花朵生長在欺騙為名的土壤之中,哪怕它外表絢麗,亦結不出名為真實的果子。
公孫弘捋了捋下巴上的鬍子,苦笑一聲,“仲舒你這話,可真是犀利而尖銳啊。
如果伱這言語沒有道理,那我可能笑一笑就過去了,只是現在我感覺如芒在背,想必心中羞愧。
唉,明日開始,我便一併與你去藏書室吧。
哪怕現在眼睛沒有以前好使,讀書的速度慢了,但就像你說的,只要在前進,那總比原地駐足要好。
你們這些年輕人都在進步,要是我原地駐足的話,那反倒是顯得在倒退了。”
畢竟學習這事,不單單是看自己的知識儲備如何,同樣是要和旁人進行對比的。
要是公孫弘在地方郡縣之中,以他的學識水平,哪怕放鬆一會,同樣是難逢敵手。
何況他在學術上的研究,也已經卡在了一個瓶頸,哪怕近些年不斷努力,但進步並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