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靈麓夜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敢過於放肆,腰間長劍都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鞘中。

邊上喝酒吃茶的百姓,原本只是看客,可聽著那些文士爭論的話題,同樣起了興趣。

畢竟這場考試中的策論問題,乃是“外夷犯邊,何謂

安國之道”。

別說文士了,絕大部分百姓都可以侃上兩句。

其中激進派乃是儒家的公羊學派,他們主張大復仇,外夷犯邊,那就讓那些蠻夷以血還血,將他們打痛打殘,以後就不敢再來犯邊了。

只是民風淳樸的普通百姓,在酒肆中討論的時候,認為公羊學派的思想太過保守。

外夷犯邊,現在敢犯邊的外夷不就只有北邊的匈奴人嘛。

當年他們趁咱大漢初立,國力孱弱,大舉入侵,燒殺搶掠,淮陰侯率軍將他們驅逐,但這仇,咱們可沒有忘。

外加這些年裡,匈奴騷擾邊郡的訊息,屢屢傳來。

而且咱聽說那些匈奴,是想要在肥沃的田地上種牧草,餵給牛羊馬匹。

這誰能忍?

故而何謂安國之道。

咱不懂那些花裡胡哨的文辭,咱只知道把匈奴人給屠光了,就沒有外夷了,那國家肯定就安寧了。

至於塞外草原,能種麥子的地方就佔著,種不了麥子的地方,便把那些匈奴人全殺完,隔個十幾二十年,就去殺一波,確保不留有任何後患。

這聽得公羊學派的儒生們是冷汗直冒。

大漢實施黃老之策這麼多年了,不應該是民風保守嗎?

怎麼你們比我還激進啊!

雖然匈奴人沒像歷史上那樣,直接打到關中附近,但長安仍時常可以聽聞邊境遭受搶掠的訊息,百姓們心中都積累著一股怨氣。

隨著大漢國力日益強盛,這股怨氣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淡化,反倒愈發濃郁。

當初我們沒能力去草原上覆仇,只能在本土反擊作戰,暫且忍著。

現在我們有能力了,你還在上躥下跳,想必是活膩歪了吧?

陳洛選中的這道策論題,起到了探查民心的效果。

平日裡想要大範圍瞭解百姓的思想主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難以得到準確的答案。

首先如何明確調查物件就是個難題。

田間的老農、集市的商販、客棧的小廝,這些人平日都沒有自己的發聲渠道,但卻屬於大漢百姓的主要構成,乃是沉默的大多數。

而且調查時的提問,又需要精巧的設計,避免出現問話者引導了他們回答的情況。

比方直接提問“面對匈奴問題,你更加支援朝廷保守應對,還是主動進攻”,在大漢當前休養生息的國策下,以及回答者本人為了避免麻煩,那麼大部分人肯定會選擇“保守應對”的方案。

可他們內心真是這麼想的嗎?

並不一定。

因此陳洛透過這場策論,讓絕大部分百姓參與進這個話題。

要知道比起被動受訪,人在主動輸出在自身觀點的時候,往往更會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那麼策論題目,自然不是隨便挑選出來的。

“外夷犯邊,何謂安國之道”,隨著策論話題的傳播,陳洛再安排專人在酒館。茶舍以及集市之中,悄悄記錄參與討論者的大致身份與思想傾向,從中看出民心所向,求戰、厭戰亦或是反戰。

至於“大漢熱搜榜”的第三位,雖說仍與太學考試息息相關,但並不屬於陳洛的安排。

事情緣起,還得從考試侯第二天的一家茶館說起。

當時茶館內坐著的多是剛考完的讀書人們,興致盎然地在內討論,話題自然偏到了各派的思想爭鋒上。

而這個時候冒出一位中年文士,單憑一己之力,說得茶館中二十多名文士啞口無言。

旁邊的百姓雖然聽不懂他們爭辯的內容,但是他們看得懂雙方的臉色啊。

那位中年文士,神態平和,離開時亦是謙和有禮。

但那些敗者就不同了。

大部分人臉色發白,雙眸暗淡,更有甚者,面如死灰,一看就知道心態有些小崩。

不過若只是這樣,倒掀不起多少波瀾。

畢竟長安城如此之大,誰人在一間茶館中的辯贏了十幾名對手,這樣的事情是沒有傳播度的。

故而此人能引發整個長安城的熱議,事情顯然沒有在這就戛然而止。

在這間茶館的辯論結束後,那位中年文士起身又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霍格沃茨的心靈大師

霍格沃茨的心靈大師

予心常安
關於霍格沃茨的心靈大師:“我是真的很想皮一下。”著名龍裔家族傳人、鍊金大師、心靈之路的求索者、學啥啥精通、地精之友、深界之王的大敵——艾登·普威特如是說。正經簡介:艾登普威特攜帶觀眾系統穿越到魔法界,在探索魔法奧秘,判定心靈高峰的道路上狂飆。但惡意從心智中湧起,往日埋藏的危機時刻緊追,艾登終將在與他們對抗的過程中,登臨神座主角是吐槽擔當,可能含有大量私設。(新手上路,如果有毒點或者寫不好的還請各
歷史 連載 17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