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第405章 求賢令 (第1/3頁)
靈麓夜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05章
求賢令
【請注意,世界線變更程度上升13%】
【世界線變更程度:28%】
聽到驟然響起的系統提示音,陳洛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好傢伙。
世界線變更程度居然驟然上漲了13%,到了28%。
要知道上一次世界線變更程度到這麼高,還是自己剛到大澤鄉的那會,扶蘇登基為秦二世皇帝,與原本歷史產生了嚴重偏差。
當然,現在自己“教唆”劉徹,讓對方暫時性地放棄了罷黜百家的想法,同樣是導致歷史發生巨大改變。
故而世界線變更程度上漲13%,便不算什麼奇怪的事了。
不過總的來說,一切仍在陳洛的掌控範圍之內。
畢竟執政思想方面的變革,自上而下改起來容易。
現在劉徹想著採用百家之長治國,但日後覺得儒家學派更加符合自己的心意,選擇獨尊儒術的話,那麼用不著二十年,儒家便可以迅速興起。
現在世界線變更程度,和a股的牛市一樣,不過是虛高而已。
如果自己想要歷史回到正軌的話,只需要稍加引導即可。
只是“百家爭鳴”的狀態維持得久一些,總歸是件好事,陳洛還是希望儘量延長這種自民間到上層,皆是思想自由且活躍的狀態。
“對了,伯玉你那太學辦學所遇到的困難,有什麼地方可以讓朕出手解決的嗎?”劉徹出聲問道。
這讓陳洛恍然想起他此次入宮的原因。
劉徹開始是想問自己太學辦得怎麼樣了啊。
不過驟然冒出了“罷黜百家”的提議,打亂了原本談話的節奏。
從重要性來說,它屬於國策,至於太學同樣屬於國策,不過早已定了下來,現在只是在推進階段遇到困難罷了。
現在關於思想文化上的爭辯結束,劉徹則是將話題拉回正軌。
想了想,陳洛說道:“太學缺少博士,主要是因為我不瞭解各家學派有什麼賢良名士,這是我的淺陋之處。
而以我的名義,去請那些高士出面,來太學授課,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給這個面子的。
可如果陛下發布一道聖旨,說替太學求賢,聘請博士。
這樣一來,太學遇到的問題便得以解決了。”
大漢境內缺賢才嗎?
笑話。
現在天下太平七十餘載,缺少可以指揮大軍團作戰的將軍,但絕對不缺治經講學的博士。
平穩的時局,提供了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立志於研究學問的文士,完全不會像春秋戰國時期的祖師爺那般,擔驚受怕,朝不保夕。
劉徹輕輕點頭,但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在思索陳洛提議中的利弊。
伯玉的要求合理嗎?
合理。
給太學聘用優良的博士,無疑是支援太學的建設。
朝堂上下都盯著這事在看呢。
太學若是辦得糟了,受到非議的人可不止陳洛,更有劉徹本人。
下達聖旨,詔令徵召博士,是一件什麼難事嗎?
自然不是。
這就是一道簡簡單單的詔令,寫在紙上,指不定佔不到三個巴掌寬。
至於劉徹為什麼沒有立刻答應陳洛的要求,他是在擔心另一件事,那就是萬一詔書下達到各個郡縣,卻沒有賢才趕來長安響應,那該如何?
他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
要知道劉邦在漢初時,同樣是下達旨意,想要讓鄉野賢才前來長安輔佐自己治理天下,最後的效果卻不盡人意,他親自派人去請的商山四皓都拒絕了邀請。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徹擔心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
劉邦有打天下的威信在,那些文人尚且都不願搭理,要是發生這麼一遭,對自己的威信打擊甚重。
只是他倒不好把自己的擔憂簡單直白地告訴陳洛。
於是劉徹頓了頓,方才開口道:“伯玉,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大漢疆域遼闊,朕的旨意傳達下去,恐怕最多就只能到縣裡,萬一那些賢才沒有看到,或者覺得長安路途實在遙遠,那又該如何?”
陳洛聞言,瞬間明白了他心裡的擔憂。
您這是怕一道旨意下去,沒人搭理,落了面子啊。
沒有選擇直接點破,陳洛揉了揉下巴,笑著回答,“我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