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妙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料理完師父的後事,暉欽決定放下一應事物,閉關獨修。稍做準備,就來找清水告辭,順便把青葉、元甲和孩子們都聚攏到了跟前。
哪知剛剛說出他的想法,不待清水說話,元甲立刻就極力勸阻,十分不捨的樣子。
他和暉欽,即有今世的師徒情,又有前世的兄弟情。
此時出言相勸,聲音激動,有點語無倫次,但一片真情自然流露。
清水做手勢攔了元甲一下,出言問到:“哥,你為什麼要走?”
暉欽坐在土炕上,又盤了盤腿,喝了兩口茶,慢慢的說道:“其實,這個想法,從師父開始減少飲食、晝夜長坐、準備成仙而去的時候,我就有了。”
元甲吃驚,禁不住“啊——”了一聲,語氣上揚,又想張嘴說話。
暉欽安撫地向他擺了個手勢,向他說道:“你已經知道師公升天了,但是你知道他去的哪層天嗎?”
“不知道啊,師父,你快說說!”元甲立刻興奮的說道。其他孩子們,念祖、季康、丁嚀等,包括青葉,也都伸長了脖子,靜等著暉欽往下說。
暉欽緩緩道:“師公去的是第四層天——我們世間的人,管那裡叫玄胎平育天,他們自己叫兜率天,又叫知足天、喜足天!這天道神仙哪,有三十六層哪,三十六個大層次,越往上越難。最下面的兩層天,多做善事,達到三百善行以上,臨了心念清淨,就能去。”
“那上面呢?師公是怎麼上去的?”元甲趕緊問。
暉欽說道:“第三、第四、第五層天,需要更多的善行功德,最少要達到一千三百以上。還要配合相應的打坐功夫,就是:先放鬆,放鬆之後逐漸過渡到入靜。放鬆的途徑很多,可以數自己的呼吸,可以觀想,可以用良性意念,大約有幾十種方法,可以幫助人入靜,這得看哪一種方法更適合你。到一定程度就動極生靜,關鍵是放鬆。入靜之後,再往下走,就是入定,
那時候,人會出現超高階能力,上天入地也是有可能的。”
青葉羨慕的感慨了一句:“這麼好啊!”又推了清水一把。嗔道:“你怎麼從來沒和我說過呢?”
清水不好意思的說:“我也沒有學過啊!我師父沒有教過我!”
青葉用十分不相信的語氣說:“不會吧?怎麼可能呢?”
清水解釋道:“我師父他老人家,曾經說過,他和師叔的師父,我的師祖,只會劍法;雖研究道祖典籍,內修功夫卻不擅長。而師叔的打坐功夫,是機緣巧合,遇到了另外一位世外高人,他十分欣賞師叔的根骨器質,就傳了他這門功夫。師叔也曾教過我師父的,但是,師父年紀比師叔大很多,早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練的時間也不長,沒有練到多麼高深的程度。要不然,我師父也會這些性命雙修的功夫,怎麼會早早離世呢?”
“噢!真是可惜!”青葉感嘆!
元甲趕緊又催暉欽:“師父,您快往下說呀!”
暉欽就接著說起來:“所謂入定,就是把淺表意識壓伏住,把深層意識開發出來做功,這就是超級的神通能力(現代社會叫特異功能),是智慧的體現。”
他喝了一口茶,又慢慢說道:“這幾個環節缺一不可,在訓練方面,要有專門時間進行定力訓練。所以我才需要閉關修煉呢!”
元甲有點無奈:“啊?這樣啊!”
暉欽接著說道:“定力訓練,較之念力訓練,有著質的差別。念力訓練,不一定在一種絕對入靜狀態下,而定力訓練,必須要在絕對入靜狀態。入定訓練方法有出世訓練和入世訓練兩種。”
“出世和入世?”青葉之疑問顯得幼稚,四姑娘丁嚀有點替母親尷尬,嬌嗔地搖了母親的肩膀一下:“母親——”
暉欽知她一心一意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修道、做功夫時間實在太少,自是十分理解她,所以不厭其煩的說:
“出世訓練即與世隔絕,專門每天去打坐,慢慢的把世間的煩惱扔到一邊,逐漸達到入靜、入定。入世訓練即在煩雜,噪亂的環境中去練。一般選在晚間,子時最好,以坐姿為好,要含胸拔背,否則容易將氣窩在胸部,頭正且下頜微收,舌抵上顎,眼簾微垂,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入定的前提是入靜,關鍵是調心,把心靜下來,再慢慢渡過一段時間,自然進入入定狀態。”
“啊喲喲!好像這一輩子也是可望而不可即呢!”青葉嘀咕了一句,有點洩氣的意思。
暉欽用鼓勵的語氣,對她說道:“雖然很難,但是,人身難得,生命不只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