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脫了疆場的廝殺。朕要做的不是秦皇漢武故事!朕要為的乃是歷代先王都不曾做到的——天下大同的偉業。”
“周之疆域不過爾爾,中原之地富庶有餘,而剛健不足;繼而老秦,拓土於西戎列國,兼併有河套豐腴之地,大興教化,則漢唐之際,西戎列國與河套之地已為中國故土,與內地無異,西戎列國之民,河套之民亦為諸夏之民,與內地無異!”
“秦之疆域不過爾爾,北國之地剛健有餘,而柔順不足;繼而秦皇徵百越、漢武並南越,施華夏衣冠,依中國故事,則百年之後,南國已成中國故土,與內地無異,百越、南越之民亦成諸夏之民,與內地無異!”
“然秦皇崩殂,則河套之地失,西戎列國叛;漢武崩殂,則南越離心離德,臣逆反覆。秦皇漢武之功,不過帝王之功業。今朕要為的乃是中國之功業,而非一家一姓之功、之勞。”
“千百年之後,即便朕已駕鶴,即便明國都已土崩瓦解,但今時今日鑄就的功業,卻不會隨著先王故國的消亡而分崩離析。”
“此才是朕,才是內閣諸公應該思慮計較之事!而非為了一城一地之得失,一黨一派之私利斤斤計較,蠅營狗苟!”
“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切記,切記啊!”
皇帝的話擲地有聲,令內閣群臣無不駭然,驚豔,紛紛拜服,口稱萬歲。
皇帝說道:“現國朝連年用兵,急需仰仗北虜、東虜之騎射,泰西諸夷之槍炮,是故,朕意欲仿效趙武靈王之故智;張太祖成祖皇帝之心胸!虛懷若谷,學習北虜、東虜之騎射,泰西諸夷之槍炮。中國因何而富強?乃中國海納百川之故!中國因何為天朝上國?乃中國本為百國之和的緣故。山不辭土、海不厭深,故而成就其高大。這便是朕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之策。學習他人之長,彌補自家不足,此聖人之見賢思齊之理也。只有學習,才能漸強,也唯有漸強方可超越。若有朝一日中國之騎射十倍於北虜、東虜,中國之槍炮十倍於泰西諸夷,則何愁北虜、東虜、泰西諸夷不俯首稱臣?”
“所以,無論是在遼東厚待蒙古降夷,還是在京師恩寵泰西諸夷,都是為了充實中國之國力。再有非議者,流千里。”皇帝道。
群臣拜倒:“遵旨。”
皇帝又補充道:“然百事百業非一蹴而就者,更何況是教化頑固之夷狄?即便朝廷待之恩寵優渥,恐怕事情也會有所反覆、波折。鬥爭是長久且複雜的,朕與諸公既要有戰而勝之的信心,亦必有善於鬥爭,持久鬥爭的耐心。”
至此,皇帝高屋建瓴的施政方略告一段落,他終於肯開口布置具體事宜:“袁應泰奏請為蒙古降夷請功的摺子一一恩准,好叫降夷們知曉朝廷賞罰分明,激勵他們再立新功。但同時也告誡袁應泰不可掉以輕心,蒙古降夷若可用則用之,不可用則棄之,危急之時應當滅之。遼東之地日後對待蒙古降夷之策略亦如是:用之,提防之,教化之,三管齊下,則有個三年五載,蒙古降夷沐浴王化必不再有反覆之心,則提防可去,用之可信。”
“臣等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