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八十八章
坤寧宮,皇帝與劉昭妃高坐在殿上,殿下則站著三個女子,她們分別是張氏、田氏跟段氏。皇帝按照慣例邀請劉昭妃幫助皇帝從三人中挑選一人為後,立為正室。劉昭妃則再三推脫,言道:“天下雖大,皆在皇爺一念之間。老身年老昏花,恐不能勝任,皇爺何不自取之?”
皇帝面色犯難,答道:“自古婚姻大事皆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朕親取之,只怕不合祖制。”
劉昭妃奏曰:“皇爺有志推行新政,革除積弊,對於祖制自然可以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皇帝曰:“善。”
皇帝跟劉昭妃擱這兒一唱一和自然是事先排練好的,雖然坤寧宮內不允許外臣前來觀禮,但是身為皇帝,他的屁股後頭可一隻跟著一到兩名史官,負責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雖然理論上將史官們記錄的皇帝言行都是國家機密,不允許對外洩露分毫,但是在“禮崩樂壞”的明末,許多行之有效的制度都形同虛設,史官們自然也就不再那麼三緘其口了。
透過史官之口,今日坤寧宮內的一幕定然會傳遍天下,事實上,即便史官們不到處聲揚,皇帝也會讓溫體仁將今日的言行通到京報紙上去,讓天下都明白皇帝改革的心意。
皇帝隨手一指,對著張氏說道:“立她為後,餘者冊立皇妃。”
這也是早就商量好的,立張嫣為皇后。之所以沒有立田秀英為後,實在是因為田秀英的老爹已經做到了漕運總兵官兼遼東水師提督,節制被中國海一切水師兵馬,這已經是一個勢力十分雄厚的外戚了,假如再讓田秀英成了皇后,那麼田弘遇的勢力就太大了。明朝向來抑制外戚的勢力,這時吸取了漢朝衰敗的經驗,所以絕大多數的明朝妃嬪都是選自民間的小民小戶,以防止外戚勢力尾大不掉。
坤寧宮的訊息很快以聖旨的形式下達奉天門外。群臣尚未開席,在聖旨宣讀完畢後,喜宴才正式開始。而國丈張國紀則因為這道聖旨被朝野群臣高高捧起,好一陣吹噓。酒過三巡之後,張國紀大概是喝嗨了,腦瓜子嗡嗡的,竟是掩面哭泣。
見狀,同席的幾個官員忙道:“國丈爺何以至此啊?今天非但是皇上大喜之日,更是您老榮登國丈的日子,可謂是黃喜臨門,莫要落淚才好啊。”
張國紀嗚咽道:“俺也是一時情難自抑啊。”
同席的錢謙益笑道:“是啊,是啊,自家閨女養了十多年,自然是有感情的,現在見閨女嫁人了,難免喜極而泣。”
聽錢謙益這麼一說,大傢伙紛紛贊同的點了點頭,畢竟,姑娘不比小子,嫁了人就跟了人家的姓了。正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又怎能不掩面而泣,悲從心來?
不料,張國紀直搖頭道:“非也非也,俺這淚並非是為了俺閨女而流,而是為了王安恩公啊。”
王安?恩公?
大傢伙面面相覷,摸不著頭腦,錢謙益聽得卻是面色微變。
張國紀繼續嗚咽道:“憲臺(張國紀字)能有今日之富貴,全賴王安恩公操持,奈何功成名就之時,王安恩公已經溘然仙逝了。”張國紀不斷地稀噓短嘆,而錢謙益的面色也越發難堪,他不斷地勸阻張國紀噤聲,示意張國紀你醉了。
但張國紀似乎被壓抑了很久,對於錢謙益的勸阻渾不在意,他嚷道:“諸位可知憲臺的恩公王安是誰嗎?”
“莫不是先帝朝的大太監王安?被駱養性殺害的那位?”有人猜測道。
張國紀大喝道:“正是這個王安恩公!若非有王恩公,哪有憲臺今日之富貴?可惜王恩公出師未捷身先死,到了今日憲臺有能力報答他的時候,卻已經子欲養而親不待了。故而憲臺悲從心來,難以自抑啊。”
張國紀看來真的醉了,講起話來顛三倒四。錢謙益面色已經變得猙獰起來,他連忙抓住張國紀的手,朝同席的諸人道:“國丈爺吃醉了酒,我這邊帶著國丈爺下去休息,諸位繼續,諸位繼續。”話音落下,錢謙益不顧張國紀的反抗,推推攘攘的就將張國紀帶離了酒席。
附近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張國紀的富貴跟全仰仗大太監王安?
群臣不明所以,張國紀能有今日的榮華富貴,不應該是生養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好閨女的緣故嗎?怎麼跟王安牽涉上了?
奉天門外的群臣除了巴結張國紀這個國丈爺外,還有不少人眼巴巴的跑到福王面前,一個勁兒的敬酒,表達景仰之情,敬佩之意。福王來者不拒,一一把酒言歡,好似多年不見的好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