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陽附近安置,成了八旗兵的奴隸,另一部分被明軍帶走或自行逃亡到大淩河以南或直接逃入關內。
之所以努爾哈赤沒有佔領遼西,以來他的國力軍力捉襟見肘,二來留下一個軍事緩衝區,對金國政權來說,百利無害。
聽說明軍在軍事緩衝區內有大動作,這令努爾哈赤大皺眉頭。他暫停了遠征漠北的計劃,潛下心來研究明軍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自打明軍在遼左經歷了一些列恥辱性、潰敗性的戰敗後,明軍便再也沒了昔日的威風,別說出城跟八旗兵交戰了,就是守城都畏懼三分,向如今這種主動挑釁的行為著實罕見,故而不得不引起努爾哈赤的警惕。
多方試探之下,努爾哈赤得知,明軍集結了五萬多人在遼西舉行演武,每天都炮聲陣陣,金戈鐵馬之聲更是晝夜不停,好一副厲兵秣馬的畫卷。
另外一個糟糕的訊息是,東江鎮毛文龍也不再消停,他的部下又開始出動,在八旗兵的佔領區打游擊,騷擾的八旗兵人困馬乏。
這兩個明顯的軍事訊號令金國上下頓時風聲鶴唳起來,對於馳援科爾沁部落的聲音也就不見了。努爾哈赤覺得明國可能隨時對遼東發起進攻,這令他不得不將全部精力放在拱衛金國上,那裡還能對科爾沁部落施以援手?
不過在關鍵的時候,努爾哈赤從明帝國內部得知訊息,說明廷跟u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簽訂了盟約,此刻明帝國的軍事部署,完全是為了牽制住八旗兵,用以配合林丹汗攻打科爾沁部落。
這條來自於明帝國內部或許還是明帝國高層的情報顯示,明帝國內部對於同金國的戰和一直沒能達成共識。有鑑於金國昔日不俗的戰力,明帝國高層的大部分官僚,都持有謹慎的態度,認為短期內跟金國爆發大戰並非明智之舉。
這個情報令努爾哈赤大感心安。面臨科爾沁部落越來越急促的求援,努爾哈赤終於肯鬆口,他命令皇太極率領三千人馬支援科爾沁部落。三千人或許不多,但都是清一色的精銳八旗兵,在皇太極這種出色的將領的統帥下,足以發揮出關鍵性的作用。
事實上,皇太極的表現也著實不俗。自打他的部隊來到科爾沁草原以後,便逐漸扭轉了戰局,用極少的部隊,跟恭順汗的大軍周旋在廣袤的草原之上。草原上居無定所,故而軍隊的數量並非是最重要的。因為恭順汗始終找不到科爾沁部落的老巢,無法一舉而定乾坤。而皇太極則採取靈活多變的戰術,騷擾、遊擊,給恭順汗的後勤及軍隊造成了很大的困境。不過由於皇太極的軍隊數量有限,他並不能徹底轉敗為勝,只能將察哈爾部落的軍隊拖在科爾沁草原,不得寸進。
另一邊,努爾哈赤派出精銳部隊一道開赴遼西,展開陣形,做出跟明軍開戰的架勢。果不其然,明軍很快就收縮了兵力,未戰先怯!
努爾哈赤心頭大震,他命令軍隊挑釁明軍,在遼西的曠野上跟明軍開戰。明軍五萬多人,八旗兵只有一萬多。雙方的戰爭從七月份打到了九月份,互有損傷。因為明軍的戰鬥意志並不堅定,以致於這兩個月來,兩軍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並沒有動真章。到了十月初,察哈爾部落內部發生變故,恭順汗極忙從科爾沁草原回師平叛。原來是被他兼併的外喀爾喀部落的牧民在幾個貴族的率領下發動的叛亂,甚至一度圍困了恭順汗的都城察罕浩特。恭順汗的妻妾跟財富都屯聚在這座城池之中,遠征科爾沁部落的將士的家人也多居住在城中,察罕浩特被圍困之後,察哈爾部落的遠征軍,頓時沒了軍心士氣,只得打道回府。
此役打了好幾個月,勞民傷財不說,科爾沁部落也沒有打下來,軍隊也死傷慘重,這對恭順汗的威望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損害,再加上察哈爾部落內部的叛亂,這令恭順汗成了驚弓之鳥,感到自己的權勢極不穩固,再也不敢輕易遠離本部作戰。
而明帝國跟金國在遼西有些虎頭蛇尾的戰爭也隨著恭順汗的失利告一段落。明金兩國的撕殺雖也耗時良久,雖也聲勢浩大,但雙方心照不宣,都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以致於雙方的損失都在四位數以下。
這場耗時良久,牽動了東北亞幾乎所有上得了檯面的勢力的戰爭,也並非沒有絲毫亮點,譬如毛文龍就怒刷了一波存在。他在金國無暇顧及的時候,率軍進入遼東鎮,突襲了數座州縣,斬首五千多級,當然事實上這裡頭可能一半以上都是平民百姓的頭顱,但礙於民心士氣,朝廷只能捏著鼻子,點頭承認,還要頒發嘉獎令及犒賞銀。
由此可見,毛文龍的存在更多的只是一種戰略上的牽制,一種無形中的掣肘。毛文龍兵將不多,卻恰恰處在最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