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於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將共同棲息在這一帶的外喀爾喀諸部落給吞併了,如此他統轄的人丁勉強就達到了四十萬。四十萬人丁在明帝國不值一提,但在草原上卻是一股龐大的力量,以致於足可使恭順汗西進,討伐土爾扈特部落,一來報先祖之仇,二來統一整個塞外,重現元帝國的榮光。
恭順汗一時間躊躇滿志,他現在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就是會師南下,找努爾哈赤一決雌雄,報當年的一箭之仇。第二就是暫且按下同金國的仇恨,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先西進奪取富饒的河套地區,兼併土爾扈特部落,統一u,到那時在修養個三年五載,他的部眾將超過百萬人,到時候想要找努爾哈赤報仇就簡單的多了。
不過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恭順汗一時間還真的難以下定決心。
就在這個關鍵時候,科爾沁部落派遣使臣拜謁恭順汗,要求恭順汗返還侵佔的諸部落的草場。這令恭順汗大感惱火。在接見使臣前,他原是滿面春風,滿心期待。他誤以為科爾沁大汗派遣使臣來,是為了討好他,懼怕他的軍隊前往科爾沁草原作戰。但是聽了使臣的話後,恭順汗又羞又怒,他當場抽了使臣一記馬鞭,並威脅說:讓科爾沁的汗王親自來見我,否則戰火將焚盡你們的草場,血水見淹沒你們的山川!
科爾沁的使臣離開後一個月,也不見答覆。恭順汗便派遣使臣趕往科爾沁,要求科爾沁大汗前往察哈爾部落的都城“察罕浩特”請罪,儼然以u諸部落共同的汗王自居。科爾沁大汗非但沒有滿足恭順汗的要求,反而割掉了使臣的鬍子跟頭髮。
在古代這是一種極具侮辱性的舉止,當年成吉思汗的使臣也曾被花剌子模國的國王如此羞辱過,結局就是成吉思汗被激怒,率領軍隊,覆滅了花剌子模國。
恭順汗更加惱火,因為他沒有成吉思汗的底氣,故而更加的自尊要強,當看到沒了被剃了陰陽頭,沒了鬍鬚的使臣以後,恭順汗簡直被氣炸了。雖然草原上沒有“打狗仍需看主人”的諺語,但天底下的道理是共通的。
羞辱察哈爾部落的使臣,就等於是在掌摑恭順汗的臉面!
恭順汗當即下令整頓軍馬,要討伐科爾沁部落。雖然跟精銳的八旗兵沒法抗衡,但是在草原之上,察哈爾部落的軍隊還是數一數二的歷害。更何況現如今察哈爾部落兼併了那麼多小部落,實力大增。戰事持續到六月中旬的時候,科爾沁部落便被打的節節敗退,似乎就要步外喀爾喀諸部落的後塵了。
訊息傳回京城,皇帝當即下詔,要求關外駐軍到遼西、遼東等地挑釁建州叛軍,並且要求東江鎮的毛文龍伺機而動,在建州叛軍的後方搞搞小動作。
群臣對皇帝的旨意大感惶恐,紛紛勸諫皇帝收回成命。這些人或是承平日久,或是被八旗兵給打怕了。以他們的意思,努爾哈赤不來找朝廷的麻煩就燒高香了,哪能巴巴的跑過去,挑釁人家?
萬一努爾哈赤被激怒,空國而出,再次侵犯,朝廷可怎麼抵擋的住?
已經丟失了遼東鎮了,難道要把整個關外都給丟了不成?關外若是丟失殆盡,下一步是不是就輪到遷都了?
皇帝對於群臣的態度大感惱火,他痛斥群臣愚昧膽怯,並用名言“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來警示群臣。並拿偏安一隅,苟求和平的南宋朝廷做反面教材,拿漢初的和親政策,做反面典型。
“趙宋君臣,奴顏媚態,侍奉夷狄,豈有善終?劉氏天子,包羞忍恥,世代和親,豈有善果?”皇帝的怒斥擲地有聲,“朕不願做亡國之君,更不願做窩窩囊囊,被四夷瞧不起的君王!朕要用劍,把漢唐以後咱們丟失掉的尊嚴重新拾起。”
事實證明,皇帝的眼光的確高瞻遠矚,在朝堂辯論及軍事部署決策下達後不久,科爾沁部落就向金國求援。跟許多u部落的扭捏態度不同,科爾沁部落由於跟金國有姻親,故而向金國求助,被視為天經地義。
努爾哈赤對草原也是垂涎已久,一直以來都苦於沒有正當理由跟強大的國力做支撐,以支援他奪取更多地盤。但是現在科爾沁部落把一切都給他送來了。努爾哈赤決心率領大軍親征,以目前金國的國力,雖不至於跟明帝國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但是撻伐u還是綽綽有餘,更何況還是對付恭順汗這個敗軍之將。
努爾哈赤徵調了三萬人馬,準備出征大漠。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手下人來報,說明軍在遼西有大動作!
遼西之地自打廣寧之戰後,就變成了一片無人區,那裡原本的居民一部分被努爾哈赤擄掠到了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