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南方整合,勸降張士誠 (第1/2頁)
不太董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一年的穩定發展,紅巾軍在朱元璋的領導下日益壯大。江漢流域一帶百姓安居樂業,紅巾軍不僅擁有充足的糧草和戰馬,兵員更是充足,整個軍隊計程車氣高漲,戰力顯著提升。然而,這份安定表面之下卻暗流湧動——大元朝廷已覺察到朱元璋紅巾軍的詐降之計,朝廷內部對紅巾軍開始抱有強烈的戒備和敵意,甚至開始頻頻加派探子,監視紅巾軍的一舉一動。
李凡意識到,時局正在變得越發緊張。若要有足夠的力量抵禦朝廷的全面進攻,必須要統領整個南方地區,將江南打造成穩固的後方,以確保紅巾軍有一席之地。而在南方,最大的勢力莫過於盤踞在江浙一帶的張士誠。
一日,朱元璋召集李凡、劉伯溫、藍玉等主要將領在南京大營內,共同商討當前形勢。大堂內,眾將圍坐,神情嚴肅,等待著朱元璋的開口。
朱元璋眉頭微鎖,緩緩說道:“如今元朝朝廷已知我們紅巾軍詐降之計,恐怕不久之後便會派遣大軍壓境。我軍雖兵多將廣,但南方尚未完全整合,若元朝大軍南下,恐怕將後顧不寧。諸位,如何應對當前之勢?”
李凡拱手道:“大帥所言甚是。我軍當前雖得江漢之地,但南方江浙一帶仍為張士誠所據。張士誠雖自稱江南之主,實則胸無大志,只顧享樂,若我們能先行勸降,將其納入我軍麾下,則可少一場戰事。”
劉伯溫微微頷首,贊同道:“張士誠雖然兵多將廣,但其將領皆沉溺於享樂,軍中風紀敗壞,若是以實力征伐,雖然可行,但難免會耗費大量兵力和資源。若能不戰而降,將士誠的力量為我所用,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朱元璋聞言,目光閃爍,似有些猶豫。他轉頭看向李凡,問道:“李將軍,若要勸降張士誠,有何具體之策?”
李凡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張士誠雖居江浙之地,但他對於天下局勢缺乏長遠目光,眼中只見一地繁榮而無壯志。我們可先派遣使者,告知元朝對我等的敵意,提出南方聯盟之議,勸他以共抗元朝為名,暫歸我軍麾下。若張士誠不肯歸降,再發兵征討,南方之地便可一統。”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眼中透出一絲堅定之色:“李將軍所言極是。先禮後兵,若張士誠願歸降,自是兩全其美;若執意頑抗,也不妨先行削弱其勢力,再一舉攻取。”
經商議,朱元璋決定派遣一位使者前往江浙,與張士誠商談勸降事宜。李凡推薦了一位文才出眾的儒士吳毅,平日為人穩重、機敏,對外交事務頗有心得。吳毅接到任務後,鄭重拱手道:“大帥放心,屬下必將勸降事宜辦妥。”
朱元璋微微點頭,吩咐道:“張士誠驕縱慣了,勸降之策需持以穩妥,不可過於逼迫,但也要讓他明白我軍之勢不可輕易抗拒。”
吳毅領命而去,帶著朱元璋的勸降信以及禮物,沿途一路朝江浙進發。行至江浙邊界時,張士誠麾下的守軍雖有所疑慮,但聽聞是朱元璋使者來訪,也不敢怠慢,連夜將訊息傳至張士誠府上。
張士誠得知紅巾軍使者來訪,不由得眉頭一皺。他自認江浙之地富饒,百姓安居樂業,未曾想朱元璋會派人勸降。張士誠雖有疑慮,但想到自己手中兵力不弱,紅巾軍也未必敢輕舉妄動,便決定先見見使者,探聽虛實。
張士誠於大堂設宴,招待吳毅。酒宴上,張士誠雖對吳毅表示歡迎,眼中卻滿是探詢之意。他舉杯敬酒,笑著說道:“久聞朱元璋將軍英勇,治軍有方,今日派使者前來,想必是帶來善意之言?”
吳毅面帶微笑,拱手說道:“張將軍說得不錯。我家大帥敬仰張將軍才華,特派小人前來,帶來結盟之意。大元朝廷近來敵意日盛,欲圖我南方之地,恐怕日後亦將矛頭指向江浙。若張將軍願共抗外敵,紅巾軍定當竭誠相助,共同守護南方。”
張士誠聞言,神情變得冷淡些許,輕笑道:“我江浙一帶繁榮富庶,百姓和樂,並無必要參與你們的戰爭。朱元璋若真欲安撫南方,不若自守江漢之地,何必謀取我江浙之利?”
吳毅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說道:“張將軍言之有理。然南方大業需眾志成城,若僅憑一地之力,恐怕難以長期自保。如今元朝殘暴,天下皆起義兵,張將軍若能聯手紅巾軍,不僅可保護江浙安寧,更可使張將軍名揚天下,成為世人敬仰的英雄。”
張士誠面露不悅,放下酒杯,冷冷道:“我自有計策,不必勞煩朱元璋。江浙之地乃我守護之地,何必仰仗他人?今日承蒙厚意,勸降之事,休要再提!”
吳毅見狀,心知勸降無果,便不再強求。他平靜地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