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風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處的青蛙開始鳴叫,旁邊草叢裡的小蟲子也不安分起來,一輪圓月出現在東方的天幕。
張斐眼睛裡閃爍著異樣的光亮,心裡泛起非常複雜的情感,既同情又心疼。同情對應的是廣大農村貧困青年這個群體,在許多人做出選擇的時候,他們被命運選擇著,可悲、可嘆也有些可恨。而心疼卻只針對眼前的魯丘,他對很多事看得都很透徹,卻仍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為兩個字——貧窮。
“魯丘,你的選擇是什麼?完成人類繁衍後代的基本任務嗎?”張斐的表情異常嚴肅、認真。
“不知道,我媽以前幫我做過選擇,之後相親很多次,但是……。”魯丘不想把已經明瞭的話再說一遍,適時把有些話跳了過去:“我媽幫我選擇不了,之後就是我自己不得不做出選擇,你也看到了。”
“也就是說,如果相親成功,有人不嫌棄你們家的情況和你結婚,你已經在完成那個基本任務了是嗎?”
“沒錯,但是沒有如果,不知道該慶幸還是覺得悲哀!”
張斐沉默了,不知道話題如何繼續下去,面前的魯丘遠比他想象中的軟弱,甚至會在生活重壓面前不知所措。這樣性格的一個人,在農村一找一大把,還值不值得她去愛,去付出呢?
現在的魯丘也許還是那個可愛勇敢的閏土,但是他以後會不會成長為麻木、呆滯的長工?
“張斐,你應該知道魯迅筆下的閏土吧!”魯丘好像能看穿人的心思似的,也把話題轉移到閏土身上。
“知道,中學課文裡的內容,我比你也就小兩歲,課本沒變。”張斐對下面的談話內容興致盎然。
“兩個人在農村遇見的時候,閏土表現並不比魯迅小時候差,但是幾十年後魯迅成了文學家,閏土成了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長工,眼神呆滯、行動遲緩。你說為什麼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封建禮教的壓迫所致唄!以前老師講過很多次。”
魯丘搖了搖頭:“魯迅和閏土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為什麼魯迅沒有被壓迫成閏土那樣呢?”
“魯迅念過書,留過洋,接觸過比較先進的文化思想。”
“說到點上了,魯迅念過書、留過洋、見過大世面,而閏土只能在村子裡圈著,看到的全是封建禮教,接觸的全是土裡刨食的同鄉。這就是根本區別,魯迅家裡有錢,可以供他念私塾、留洋,一定程度上講,貧窮把閏土折磨成那個樣子。”
“你能保證有錢之後閏土就能成為文學家?”
“不能,但是有錢之後閏土起碼有選擇的機會。你知道嗎?初中的時候,我們班有個人跑的非常快,跳得非常遠,有天生的體育天賦,假如得到培養前途未可限量。但是他很快輟學,去親戚家學修車,後來沒學成在縣城裡做小工,他不想搞體育嗎?做夢都想,沒條件啊!”
“這倒是值得深思,還比如足球,中國十幾億人竟然找不出十一個會踢球的人,什麼原因?選拔有問題,大量有天賦的人被埋沒,上場踢球的人做不到優中選優,當然踢不出成績來。連亞洲……”
“我不:()貧土沃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