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皮房關著門,徐子星敲門。
一個二十多歲的男青年開了門,屋內還有另一名男青年坐著刷短影片。
徐子星快速看一眼屋內的陳設,有一臺電腦,還有一些打撈工具。
確定是這裡,她說道:“我從園區過來的,想複製過去兩年的扇貝下苗監控和成品捕撈上岸的監控。”
男青年撓了撓腦袋,側過臉朝裡頭喊:“李哥,咱有那啥下苗監控嗎?”
“有啊。”刷短影片的男青年走了過來,問徐子星,“你要那個監控幹啥?”
“跟倉庫的資料對不上,只能核實監控了。”
男青年就以為她是倉庫的人,又問:“你說你要多久的監控?”
“過去兩年。”
男青年笑道:“監控半年就自動洗掉了,怎麼可能保留那麼久。”
徐子星意外:“半年?”
現在是八月,也就是說,今年二月之前的監控都沒了,去年和前年的就更不可能有了!
“監控還要嗎?”男青年催道,“要的話我現在就給你,不然這颱風天,我們也要收工了。”
徐子星迴神:“哦要,謝謝你啊。”說著從包裡找出行動硬碟遞給對方。
男青年把硬碟插到電腦上,開始傳輸監控資料。
手機短影片輪番播放著颱風路徑預測,他對同伴說:“這颱風還挺妖,早上預報夜裡到明早在周邊海域登陸,中午突然就拐了,可能在島上登陸,好像還提前了。”
同伴催道:“影片拷完了咱們也趕緊走!再晚點颱風登陸了走都沒得走!”
徐子星坐在一旁聽著,心想還好提前付了車資,讓摩托車工再帶自己回去。
半年的監控影片容量不小,存影片的電腦反應也慢,傳了一個小時還沒傳好,兩名男青年等不及要先走,讓徐子星走的時候關上門。
鐵皮房裡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就一臺破電腦和一些捕撈工具,徐子星應下。
她看一眼進度條,只走了三分之一,便從包裡拿出記事本,坐到電腦前,對著監控畫面記錄今年三月份的下苗記錄。
監控就裝在鐵皮房外,拍到了作業船的作業全程——
到了下苗的日子,十艘作業船都會靠岸,工作人員把裝有扇貝苗的桶搬到船上,然後作業船開去附近海域投苗。
桶都是固定規格,一次能裝多少苗,一查就知道。徐子星透過記錄一定週期內,一共多少苗桶上了船,來計算週期內下了多少扇貝苗。
一旦扇貝苗的數量與採購量、捕撈上岸的成品量有較大差距,就可證明長鮮漁業的資料有問題。
雖然找不到前兩年的下苗記錄,但透過今年的實際資料也許能做模型推導,也有一定的參考性,不過結果能不能被霍昀採納,那就不知道了。
想起霍昀今早的態度,徐子星有些消極,但還是認真看著監控,邊在記事本上記錄。
進度條終於走滿,近半年的監控都複製好,徐子星收好硬碟走出鐵皮房,外頭已是狂風大作,鐵皮房頂的鐵皮被風吹得哐哐作響。
徐子星看了眼灰濛濛的天,就覺颱風真的要來了,想起還在等自己的車工,預感不妙,立刻跑進了風中。
經過泊船的岸邊,看到許多作業船都靠岸躲避颱風,船身印著“長鮮漁業集團”六個大字。
徐子星沒多想,頂著狂風往下車的地方跑,結果車工已經不見蹤影,周圍更是一個人都沒有,大家都回家躲颱風去了。
這裡到園區有二三十公里,走路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打電話跟霍昀求救,讓他安排一輛車來接自己。
思及此,徐子星抬手摸向牛仔褲後袋,沒摸到手機,又把包開啟找了找,還是沒找著手機,又匆匆趕回鐵皮房。
途經岸邊小路,又看到那幾艘作業船,船上的天線吸引了徐子星的注意。
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北斗導航系統的天線。
她突然想起幾年前一則新聞——
我國漁船在釣魚島附近失蹤,政府利用北斗導航系統的航跡路線,順利找到被日本控制的漁船,解救了數十名漁民。
徐子星驚喜地看著船隻上的天線。
為防止漁船在海上相撞,漁政部門要求作業船都要配置北斗導航系統,記錄所有出海航跡。
如果能拿到長鮮漁業下苗作業船過去兩年的航跡資料,就能推匯出下苗趟次,再結合每艘作業船每趟出海所承載的苗量,那麼就能最終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