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白澤來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代漢語是一聲,屬於平聲,那麼在詩的格式裡要是屬於仄聲的話,要讀成“春~~”。

必須有個起伏,讀的時間長點。

所以理解這個,就能理解詩的平仄。

總結就是,詩的平仄是靠讀的時候是否有起伏和時間長短來分的,沒有起伏,就是平,有起伏,就是仄。

並不是一二聲一定是平聲,三四聲一定是仄聲。

所以,要是穿越回古代,當文抄公也是很有風險的,尤其是抄律詩。

因為律詩有嚴格的聲調韻律,主要體現在讀或唱的時候平仄的起伏,絕不是隻是寫出來就行!

如果你當眾讀自己的詩,連平仄韻律都沒有,古代文化人一看就知道你不專業或者是抄的。

所謂吟詩作對,必須要“吟”才可以,而且“吟”的時候,千萬不能瞎雞兒吟,因為古人可以透過你吟詩的起伏,判定平仄的格式,就可以判定出你到底懂不懂詩。

所以詩為什麼又叫詩歌呢,因為詩,就是用來吟和唱的,不是拿著寫的!

所以要穿越的小夥伴注意,在古代,最好不要做文抄公,尤其是抄詩,因為你一讀詩就露餡了!

這也是為什麼顧正言很少在讀書人面前唸詩的原因...

因為怕翻車...

當然,平時要求可能沒有那麼嚴格,但是檯面上的詩,一定要嚴肅嚴謹,每一個聲調韻律都不能讀錯!

顧正言看到第三題,已經無語了。

這就是學宮級詩詞大比嗎?太專業了吧?

自己還想當文抄公,這還當個錘子?記憶中哪首詩詞是這個格式都不知道,就算再好也不行啊。

文不對題啊...

這道題目的體裁為律詩,律詩一般有八句,超過八句的叫排律,平仄也有嚴格的格式。

這個格式屬於經典的“平起首句入韻式”,比如李商隱的《晚晴》就是此格式。

臺上四人聽完題目,又開始提筆,不過這次另外兩個才子寫得很快,他們知道反正都贏不了,已經開始放飛自我了...

“沙沙~”

“時間到!止筆!”

四人停筆,王青藤第一個念道:

“春柏數寸時,不見梧桐枝。

暮日霜風晚,晨曦雪雨遲,

弱幹生芽葉,莖骨破白石。

欲作參天木,為君蕩紆直。”

段康讚道:“韻腳‘之’,韻腳格式完全符合,以柏樹的堅韌成長過程暗示自己內心的不屈,有著遠大的抱負,願為君王蕩盡世間曲直,不錯!”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男人三十

男人三十

霧裡看花
男人三十是一道關,邁過去則功成名就,邁不過去就一無所有。
歷史 連載 237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