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言雋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94章應作如是觀
金蟬合什念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等金蟬將經文全部背誦完畢,五爺、龍兒和小黑聽得是面面相覷,不知所云,而小白和張道陵卻是若有所思,沉思片刻後,張道陵問金蟬道:“金蟬,你對這經可有所領悟了?”
金蟬聽了,面露慚愧之色,低聲回道:“張大哥,我自打自玉蘭姑娘處得到此經後,經常唸誦,但對於經文中之意,卻始終如霧裡看花,難以悟明。一來是這經內容博大精深,二來這些日子來,我經歷了許多事情,靜不下心來參悟經文,前些天我在寺中抄寫經書時,這才開始思考經文,但此經文與我之前所學的經文,大不相同,我始終不得要領,今日小白這麼一說,我突然間感到,要悟這金剛經,就要放下之前的執著,就有點開竅了呢!可是同樣都是佛經,為何所說的經義竟然大不相同呢。”
“唔,金蟬,你感覺主要的區別在哪裡?”
“我之前所學佛經,其主張在這婆娑世界,唯尊釋迦牟尼佛一佛。所修行主要是要進‘行十七道品’的自身道德修養,斷除自己的一切煩惱,超脫於生死之外,修成羅漢正果。但是後來所接觸的這些佛經,則認為現在這世上也有無數佛,而且人人均可成佛。但是要以‘六度’為內容的菩薩行,不但要解脫自身,而且還要解脫一切生靈,使眾生都成佛,自己才能成佛。正如地藏王菩薩那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但不知這‘六度’所指為何?”
五爺聽到這裡,插口道:“我聽菩薩說過,佛法有小乘和大乘之別,你之前學的佛經,仍是小乘佛法,修行者可以達到阿羅漢果位,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迴,但難成佛。而大乘佛法,要求修行者透過菩薩行的“六度”,即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習,可以達到菩薩果位,只是要想到此境,除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還要經過無數生死,歷劫修行,方能以大智慧,求得無上正覺。反正我認為這樣做實在是太難了,我想我還是老老實實地在此行雲布雨,幹好老本行就是了。”
金蟬聽五爺一說,心中豁然開朗,當下拜倒謝道:“多謝老人家指點,為小僧指點了迷津。”
五爺見了,一邊相扶,一邊驚訝地道:“我也沒說什麼呀,我自己還糊塗著呢,怎麼給你指點迷津了?”
金蟬謝道:“老人家,我之前只想的是個人修行,今日聽你一說,這才明白,菩薩道仍是上修佛法,下度眾生,小僧不才,此後將以此為念。”
張道陵見金蟬面色從不勝之喜,又迴歸平淡,臉上笑容也是似有似無。心想這小和尚想來之前困擾他的佛法難題,今日必是迎刃而解,看來他這佛法,必有精進了。當下笑道:“金蟬,你再與我們講講你所領悟的金剛經。”
“張大哥,我沒領悟到多少,但是卻明白了此經與我之前所讀經的區別,在於所修境界不同。”
“哦,那你打算修哪個呢?”
“我明白了,修哪個都行,無論修何佛法,關鍵是要降伏其心。”
“不錯,你這樣一說,那佛道之爭,也是無所謂無,無所謂有了。”
“正是。”金蟬聽了,與張道陵相視而笑。
“你們說什麼啞謎,我怎麼都聽不懂啊。”龍兒在一旁氣道。
“龍兒,金蟬已給我們說法了,你還在相中,自然不明白了。”
“我不明白。那你們說說,五爺的四位大哥,只是略放法術,教訓了那位狂妄無知的道人,就要被問罪,文殊菩薩雖然保了他們,可是將他們凍在這萬年冰內,他們的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