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呢別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饒為之,亦善為之!”
“朕深以為然,可見先帝之所以讓你回家,確有其因。”
袁崇煥聽了,一張文雅的臉剎時通紅,但其人高傲,卻讓他無法低頭,只言道,“彼一時彼一時……”
朱由檢神色一凝,對他不再緩聲,“既然如此,先帝之問你可以答乎於朕?”
“且天啟六年至今,已然兩年過去,關外變動不止,你當如何謀劃?”
袁崇煥遂不在語。
朱由檢只對他道,“軍機處之設,本就在於軍務緊急,不可緩之,故而於軍機處中問對,朕不要求你們有什麼規矩,甚至可以見朕不跪,但有所問對,都要既急且實,不能隨口大話,以至於損害國政。”
“朕念著你守廣寧的功勞,知道你是難得的知兵文臣,所以不多說什麼,還希望你能穩妥一些。”
“古人說,善騎者墜,善水者溺。”
“你近一年未曾去過遼東,怎麼能對著其他人,對著朕,張口便是五年平遼?”
袁崇煥起身跪下,但還是倔強著不說話,也不稱自己有過。
王象乾已然受了安撫大同之旨意,今日在暖閣中,當為這二人講解關外之況,不便涉入其中,遂不言語。
王在晉旁觀在側,心中暗喜,覺得天子既然批評了袁崇煥之策略,那便當從自己之謀,堅守長城,內練兵馬,待有所成,再出關平亂。
,!
但天子卻又對他說道,“韃虜勢盛,然讓朕坐守關內十幾二十年,放任遼東淪陷於賊手,朕也不願為之!”
朱由檢命人端來一個沙盤,乃是花費多時,用紙上文字堆砌起來的遼地實圖。
雖然尚不能完整確實,但其山川河流,形勢走向,已然大致分明。
朱由檢指著沙盤道,“若收兵於關內,那其補給如何?鎮守消耗如何?”
“何況若朝廷撤兵回關,那北地盡為韃虜所佔,那坐守山海關,又有何用?”
遼地的地形很清楚,高山遍佈,唯遼西走廊一帶暢通無阻。
大明朝的廣寧、寧遠、山海關等等重鎮雄城,皆設立在這條路線之上。
而山海關則是左山右海,一關守門,著實雄壯。
“可韃虜盡得北地了,又何必死磕山海關!”
“他是個傻的,不會繞路嗎!”
朱由檢又指著地圖上標誌的“一片石”道,“說可以趁韃虜攻打山海關,引一片石夾擊之……可這麼大的長壽山就在這裡!”
“你在奏疏裡都說了,朝廷士卒多不敢野戰,見敵則潰,且不說他們能不能夾而擊之,就說以其之能,如何翻越長壽山,援助山海關?”
“韃虜若能在北地來去自如,則可先從容破他關,或花費時間,翻山越嶺奇襲內地,等其破關而入,繞路背刺山海關,其左山右海,上山下城,何處可去?”
王在晉也低下頭,臉色漲紅,目光釘在沙盤之上。
上面明晃晃的“遼西走廊”,告訴著他,若要維持山海關,則北邊之城必然不可失。
不然一旦背後遇敵,山海關守軍向北則是韃虜所據之遼東,左右為山海不可逾越,無路可退,也無人可援。
但王在晉仍舊說道,“一旦重兵守住各個關口,韃虜不入內地,自然無礙!”
“關口那麼多,韃虜若是破關,又怎麼樣?”朱由檢仍舊逼問。
王在晉繼續紅著臉道,“可以加強薊鎮之防守,以固定後方。”
朱由檢又對袁崇煥道,“還是同樣的道理,若韃虜繞過錦寧防線,取道蒙古而南下,又該如何?”
袁崇煥不假思索,“加強薊鎮!”
朱由檢這才神色略緩,“所以,這不是有了同一看法了嗎?”
“剛剛吵成那樣,王老先生都勸說不住,何至於呢?”
二人皆面紅耳赤。
:()朕就是中興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