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呢別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應星心中暗暗想著,若這次再落榜,那以後便不考了,靜待戶部遴選舉人補缺,當個小官罷了。
誰知天無絕人之路,
新天子竟然是喜好匠造算數之道的!
“大哥不也會算學嗎,制科比起常科要晚兩個月,這段時間抓緊研習,必然也能中榜!”
“至於州府初試,你我既然已成了舉人,還怕它不成?”
宋應星和宋應升年歲差距並不大,同一年入學讀的書,平日遊學外出都是一處的,故而宋應升也被弟弟拉著看了不少,學了不少。
宋應升點點頭道,“說的有理。”
他搖頭換腦的捻著鬍鬚,“經義實在難懂啊!”
數次落榜,
兄弟兩個對自己的學問都有點把握不住了,覺得是自己功夫火候不夠,這才不得登上金榜。
要不然,
這次制科訊息傳來,兩兄弟也不會迅速接受。
實在是多次打擊之下,讓他們對科舉成功無法抱有太多希望,已經接受了自己只能當個舉人的命運。
現在制科一開,有了進士之望,哪怕是個非常科之進士,卻也讓宋家兄弟高興。
不管如何,
好歹是個“進士”嘛!
四十多歲了,宋應升都有孫子了,宋應星的兒子也已經成婚,夫妻恩愛,要是再考不上,難道還要拖到和孫兒同科上考場?
想想都害怕!
兄弟二人相視一笑,
宋應星總算能光明正大的擺出過去收集而來的各種匠造算學之書,和大哥看了起來。
,!
其家人也安心侍奉,讓家中的頂樑柱能夠安心備考。
就是時間太急了,都是趕著來的,也不知道這兩個年過不惑的男人能不能在考場上撐下來。
“吳大夫!”
“你要不要去參考?”
南直隸,也有人打招呼。
吳又可才皺著眉為一人診脈完畢,開方拿藥後,才笑著回道,“我又不通經義文法,哪能考科舉?”
古來醫科大夫,都是秀才堆裡抓得,甚至還衍生出了一句俗語,叫做“秀才改大夫,只用一五更。”
其意便在於,秀才讀書明理多,讀起醫書,究其文字,堪稱順手拈來,也意味著,大夫的文化水平,總體上是比不上秀才公們的。
哪怕現在八股多年,大多秀才只讀四書五經,可要世人看來,大夫也比不上有功名的秀才們。
畢竟大夫除了讀過幾本醫書,又知道個什麼?
吳又可自己都是這麼認為的,
他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又談何科舉?
不過有些人閒著就愛打趣,沒話找話跟人聊天。
吳又可是當地名醫,收費又便宜,很得當地百姓的推崇認可,故而每日他的醫堂裡面,總是有不少人排隊。
此時跟吳又可搭話的,就是位一時感冒正排著隊等脈診的病人。
“唉,我可是聽說天子弄了啥制科,其中有一門科,就要大夫過去考呢!”
“要是考上了,指不定直接當太醫去了!”
好說歹說,
太醫也是個官啊!
非士子當官,那可罕見,太醫院裡面的御用大夫,大部分是家傳世襲的,外人想擠進去都難呢!
吳又可只是笑笑,再為一人診脈完後才道,“當太醫還是算了,我就想著多治幾個人,太醫雖好,可不得自由……”
身為醫家,吳又可對大明朝的太醫們如何,還是有些瞭解的。
治死兩個皇帝還能全身而退是什麼水平?
那就是大明太醫的水平!
所以現在,
崇禎天子把太醫院的太醫們趕出去治花柳了,空出來院子打算招一批新的大夫進來。
朱由檢在身體上還是很關心的,
他有太多的事要去做,可若創業未半而中道崩卒,又何其不甘?
更何況就眼下來說,
他選出來的可用之臣,大多五六十歲了,袁可立六十多了還要跑去登萊整頓軍備,若是忙碌起來,更是損耗壽數。
朱由檢不忍心,
卻又不得不如此。
他只能希望元年恩科,能多找幾個可培養的人才出來,以免朝堂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又落到一群只知道搞黨爭的無能之徒手中。
除此之外,大明當下還多有大災大難,俗語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