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仲達謀動 (第1/2頁)
愛吃肉蛋炒飯的任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道據守長安,勢力漸趨穩固,然曹操與東吳聯軍之威脅如陰雲密佈,籠罩在太平道眾人的心間。就在這微妙時刻,一位智謀深遠、野心勃勃之人踏入了這亂世棋局,他便是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其生得鷹視狼顧之相,雙眸深邃銳利,仿若能洞察人心深處之隱秘,顧盼之間,隱隱透著一股令人膽寒的威嚴與狡黠。此人自幼聰慧,熟讀兵書,才略非凡,心懷壯志,早有建功立業、逐鹿天下之宏願。
初時,司馬懿在曹操麾下,雖受曹操賞識,卻因曹操忌憚其才能,始終未得大用。然司馬懿隱忍不發,默默等待時機。值此太平道崛起,曹操在與太平道的連番爭鬥中漸感力不從心,司馬懿見有機可乘,遂主動向曹操進言:“丞相,太平道如今在關中地區勢頭正盛,若不加以遏制,恐成大患。然其雖兵強馬壯,亦並非無懈可擊。可先遣一軍,佯裝敗退,引其追擊,再設伏兵,必能大破之。”
曹操凝視司馬懿良久,心中權衡利弊。他深知司馬懿智謀過人,但亦對其有所疑慮。然當下局勢危急,曹操無奈之下,只得點頭同意:“仲達此計雖妙,但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有失。”
司馬懿領命而去,親率一支三萬餘人的軍隊,向太平道駐守的潼關進發。行至半途,與太平道先鋒部隊遭遇。司馬懿並不戀戰,略作交鋒後,便下令撤軍。太平道將領見曹軍敗退,欲揮軍追擊,然趙雲心生疑慮,勸阻道:“敵軍敗退,恐有詐。我等不可貿然追擊,當謹守陣地,以防埋伏。”
諸將商議後,決定派小股部隊跟蹤曹軍,主力部隊則原地待命。司馬懿見太平道並未中計,心中暗歎:“太平道果有能人,此計不成,需另謀他策。” 回營之後,他苦思冥想,又生一計。
司馬懿命士兵在營中多設營帳,爐灶,製造出大軍雲集之假象。同時,他暗中派遣使者,聯絡關中地區的一些山賊草寇,許以重利,令其在太平道後方搗亂,劫奪糧草物資。
太平道後方糧草運輸隊屢遭襲擊,損失慘重。張一凡聞報,深知後方不穩,必將影響前線戰局。遂命張飛率一支軍隊,回師掃蕩山賊草寇,確保糧草運輸安全。
司馬懿趁太平道分兵之際,親率精銳部隊,夜襲太平道一處營寨。是夜,月色朦朧,司馬懿的軍隊如鬼魅般悄然逼近營寨。太平道守軍察覺時,曹軍已殺至眼前。司馬懿身先士卒,率軍衝入營寨,一時間,喊殺聲四起,火光沖天。
太平道守將魏延拼死抵抗,與司馬懿在營寨中展開一場激戰。魏延勇猛無比,手中大刀虎虎生風,所到之處,曹軍死傷無數。然司馬懿沉著冷靜,指揮若定,他利用戰術配合,逐漸穩住陣腳,並對魏延形成合圍之勢。
就在魏延陷入絕境之時,趙雲率援軍趕到。他見司馬懿軍陣嚴整,心中亦不敢小覷。趙雲挺槍躍馬,直取司馬懿。司馬懿見趙雲來勢洶洶,不敢正面交鋒,指揮軍隊且戰且退。
趙雲與魏延合兵一處,追擊司馬懿。追至一處山谷,魏延擔心有埋伏,勸趙雲停止追擊。趙雲勒馬觀望,只見山谷中寂靜無聲,不見曹軍蹤影。正猶豫間,突然兩旁山上滾木礌石如雨點般落下,太平道追兵頓時傷亡慘重。
原來,司馬懿早在此處設下埋伏,只等太平道軍隊上鉤。趙雲見中了埋伏,心中懊悔不已。他奮力突圍,帶領殘兵敗將退回營寨。
此役,太平道雖損失不小,但亦讓張一凡等人深刻認識到司馬懿的智謀與狡詐。張一凡召集眾將,商議應對之策。諸葛亮面色凝重,說道:“主公,司馬懿此人深不可測,其智謀不在我之下。且他心懷野心,日後必成大患。我等當小心防範,不可輕視。”
張一凡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然如今曹操與東吳聯軍將至,我等又面臨司馬懿之威脅,該當如何是好?”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主公,可先派人聯絡西涼馬騰之子馬超。馬超在西涼頗有威望,且其對曹操恨之入骨。若能得馬超相助,我太平道在關中地區便多了一份助力,亦可牽制曹操部分兵力。”
張一凡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遣使者前往西涼,遊說馬超。馬超在西涼聽聞太平道與曹操對抗,又念及父仇,欣然答應出兵相助。
馬超率領西涼鐵騎,迅速趕來與太平道會合。他的到來,讓太平道士氣大振。張一凡見馬超英勇不凡,心中大喜,遂與馬超商議破敵之策。
馬超道:“曹操與東吳聯軍雖眾,但彼此之間亦有嫌隙。我等可設法離間他們,使其內部生亂,再趁機破敵。”
張一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