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長安風雲 (第1/2頁)
愛吃肉蛋炒飯的任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道在潼關之戰艱難取勝後,雖暫時穩住了陣腳,然亦深知曹操之威脅猶存,如芒在背,不敢有絲毫懈怠。張一凡與諸葛亮等謀士商議後,決定趁曹操新敗,士氣低落,且其內部矛盾初現之機,進兵長安,以圖進一步鞏固在關中的勢力範圍,為日後逐鹿天下奠定更為堅實之基礎。
長安,作為昔日西漢之都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其城防堅固,四周環繞高大城牆,仿若巨龍蜿蜒盤踞,城牆上箭樓林立,垛口密佈,易守難攻。城中儲備豐富,糧草充足,可為長期堅守提供堅實保障。曹操此前亦深知長安之重要性,故而在此佈置重兵,委派得力將領鎮守。
太平道大軍在張一凡率領下,浩浩蕩蕩向長安進發。先鋒部隊由趙雲、黃忠率領,此二人皆為當世名將,猶如兩把利刃,鋒芒畢露。行軍途中,趙雲向黃忠提及昔日霍去病北征匈奴之事,嘆道:“昔日霍去病縱橫大漠,封狼居胥,揚大漢之天威。今我等雖面對曹操,亦當有此壯志豪情,為太平道之大業,為天下百姓之福祉,奮勇向前,不離不棄。” 黃忠撫須點頭,目光堅定:“子龍所言極是。想那老當益壯之馬援,亦能馬革裹屍還,我等自當效法先賢,不辱使命。”
大軍行至距長安數十里之遙,紮下營寨。張一凡召集眾將,共商攻城之策。諸葛亮手搖羽扇,從容而言:“長安乃千年古都,城堅壁厚,強攻恐非良策。需先探清城中虛實,再覓其破綻,方可一擊而破。” 遂令士兵扮作商人、百姓,混入長安周邊地區,刺探軍情。
數日後,探馬回報,曹操在長安城中之守軍約有五萬之眾,且多為精銳之士。其守將夏侯淵之族弟夏侯楙,雖出身名門,卻無甚將才,然憑藉家族威望與曹操之信任,得以統領此軍。夏侯楙為人驕奢淫逸,常於城中飲酒作樂,不理軍務,致使城中守軍紀律鬆弛,士氣不高。
張一凡與眾將聞之,心中暗喜。張飛性急,當下請命:“大哥,此天賜良機也!俺願率本部人馬,今夜便突襲長安,定將那夏侯楙小兒擒來見你!” 張一凡微笑搖頭:“三弟莫急,雖夏侯楙無才,然長安城防不可小覷。我等仍需精心謀劃,以最小之代價奪取長安。”
諸葛亮沉思片刻,計上心來:“主公,可效仿昔日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我等可於長安正面佯裝大規模攻城,吸引敵軍主力,另遣一支奇兵,繞道長安側翼,尋其防守薄弱之處,突襲入城。”
眾人皆贊此計精妙。於是,張一凡令魏延率一萬士兵,攜帶大量攻城器械,於長安東門列陣,佯裝攻城主力,大張旗鼓,製造聲勢。夏侯楙聞報太平道大軍來攻,驚慌失措,匆忙登上城牆,指揮守軍抵抗。只見魏延軍中,投石車一字排開,隨著一聲令下,巨石如雨點般砸向長安東門,城牆上頓時煙塵瀰漫,喊殺聲震天動地。
與此同時,趙雲、黃忠率領五千精銳騎兵,悄然繞道長安西門。此西門處有一山谷,地勢險要,夏侯楙以為敵軍難以從此處透過,故而防守較為鬆懈。趙雲等人藉助夜色掩護,迅速穿越山谷,抵達西門城下。
城中守軍忽見西門外出現太平道軍隊,大驚失色。趙雲一馬當先,銀槍飛舞,如蛟龍出海,瞬間衝破城門守軍防線,殺入城去。黃忠率弓箭手隨後跟進,登上城牆,彎弓搭箭,射殺敵軍,為後續部隊開闢道路。
夏侯楙在東門聽聞西門被攻破,嚇得面如土色,不知所措。其麾下將士見主將如此懦弱,亦無心戀戰,紛紛四散奔逃。魏延見城中守軍大亂,趁機下令攻城,太平道大軍如潮水般湧入長安。
張一凡在眾將簇擁下,踏入長安城中。望著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奪取長安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太平道未來之路依舊充滿艱難險阻。當下傳令,約束士兵,不得擾民,對城中百姓秋毫無犯,同時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以收民心。
太平道在長安設立軍政機構,張一凡任命諸葛亮為長安太守,統籌軍政事務。諸葛亮上任後,推行一系列政策,鼓勵農耕,興修水利,發展商業,使得長安地區經濟逐漸恢復繁榮。又廣納賢才,興辦學府,傳播太平道教義與文化知識,為太平道培養後備人才。
然曹操在退回許昌後,聞長安失陷,痛心疾首,誓要奪回。他一面整頓軍隊,一面派人聯絡東吳孫權,試圖再次組成聯軍,共同對抗太平道。孫權在江東權衡利弊後,雖對曹操心存疑慮,但亦不願看到太平道勢力過度膨脹,遂答應曹操,出兵相助。
太平道在得知曹操與東吳勾結後,亦積極備戰。張一凡召集眾將,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