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者亦大笑曰:“公或然也。”洎乎平拜司空,而趙氏弒孝宗,加九錫,有不臣之跡,平始憶斯語,悵然嘆曰:“豈如其料乎?”?
(二)《王平傳》有而《王平別傳》沒有的記載:
1.床山之敗后王平勸管恆不要輕生:
?床山之戰,聖王大敗,匹馬與諸將南奔,既至河(注曰:河言黃河),王泣對諸將,慚愧萬分,欲自刎,王平與趙之揚沮之曰:“人言勝敗乃兵家常事,王自起兵以來,以郭孝成之強,送死漢中;郝應之盛,折戟洛南。何以今日一敗,盡棄前功焉?今日雖敗,河南仍為國有,關中猶在王化,捲土重來,尚未可知,何故在此輕生乎?竊為王思之。”王意乃稍解。?
2.延昌元年被吐谷渾擊敗:
?延昌元年八月,吐谷渾寇涼州南境,王平初不以為虞,潦草與戰,不利。?
三、對《王平傳》與《王平別傳》區別的分析
上文中提到的二者之間的區別中,《王平傳》有而《王平別傳》沒有的記載,楊聆當別有所據,在此不作討論。《王平別傳》有而《王平傳》沒有的11處記載,則顯然是我們需要歸納分析的。
這11處記載中,3、4、5、7處都是王平參與到管恆決策或功業中的功勞,楊聆在《前秦書》編纂中將其抹去,具有將功勞歸功於聖王管恆一人身上的傾向,這與《前秦書》書寫中塑造聖王完美形象的宗旨也相吻合。
6、9二處主要是將關於王平與管恆間感情的具體事件抹去,其實二人之間的感情在《王平傳》中有“平隨聖王驅馳,常在左右,輔佐謀謨,無不參預,以是雖官職不顯,而名實皆備,人多重之,聖王益以其為可託付之人”的記載?,已經概括了二人間的密切合作。
8處記載所體現的王平為人比較謙讓的,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從後來王平辭三公的記載中體現:
?四年,趙默既殺楊零,秉持朝綱,以王平軍中勳望,欲尊攏之。九月,遙授平為司空,平屢辭,曰:“老奴何能至三公?”優詔不許,平乃受司空,猶留鎮涼州。?
至於1處關於早年出身與性格的記載和10處兄長王寧的記載被省去或有他因,但也與這兩個記載並無太大意義有關係。
然而,2與11兩處作為前後呼應、較為完整且與當時政治變動相聯絡的一個故事記載,卻並未被楊聆所採用,而是被楊聆遺棄,筆者認為,這與此記載反應了相面這一與迷信怪異密切相聯絡的現象有著密切關係,體現了楊聆的“反神怪”思想。這一觀點並非武斷,除了此一處證據外,楊聆在《前秦書》編纂過程中還有多處反映他的“反神怪”思想。
四、《前秦書》編纂中其他體現楊聆“反神怪”思想之處
《前秦書》編纂中其他體現楊聆“反神怪”思想之處主要有:
1.不設《五行志》。
2.除秦高帝出生時外,其他人出生時無任何怪異現象的記載,即使是秦高帝,也只是“皇妣生帝時紅光乍於空”?,沒有其他怪異現象。
3.記載了李晚成反駁父親客人把烏鴉飛過作為不祥徵兆的故事:
?有客來過晚成父忠,有鴉落在簷,客戲忠曰:“君將有惡事乎?何以鴉落。”忠笑而不能對,晚成在邊曰:“有無禮客詣,大惡事,故鴉落。”客笑,與忠曰:“此兒可畏也。”?
4.只記載了一次乞雨行為,卻又是失敗的乞雨行為:
?延昌五年,梁郡大旱,哲(兒哲)為郡祈雨,作文曰:“祈曰:天地造人,化萬物之靈長,集乾坤之精魂,乃有水火,方出稻粟,復得生息。而若祗造世,無控陰陽,使水火隨意,風雷無豫,則安得康平?故有晦明炎涼,春夏秋冬,教宇宙以定軌,中混沌以固行。然則有夏日高懸,烈焰長空,燦陽貫晝,熱浪橫川,布衣怨苦,黔首懷慟,故祈天地以暫行風雨,以驅炎焱,使百姓驩樂,萬民憙慶,彰天地之好生,顯乾坤之樂善,是以稽首衷求。”然亦不雨。?
5.按《前秦書?史家志》,成書於西秦初、早於《前秦書》的《東都世言》也是楊聆能掌握到的歷史材料,然而,楊聆對於《東都世言》中關於聖王管恆謙沖辭佛的記載,卻沒有編錄在《前秦書》中。楊聆在《前秦書》極力塑造完美的聖王形象,而這則故事反映了聖王管恆的不居功自傲,楊聆理應採用,但最終楊聆將其捨棄,推測與其中有關於佛法的記載有直接關係:
?一:聖王遊郊,會遇一佛寺,入,見其中祀己象,大愕,問沙門曰:“此象何時立?”沙門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