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這首詩,正是讚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透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聽著語文老師溫柔地講解,我面前漸漸展開了一幅畫面——在一陣又一陣震耳欲聾、此起彼伏的爆竹轟鳴聲中,那充滿波折與故事的舊歲已然悄然離去,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毫不留情地帶走了往昔的歲月。與此同時,和煦溫暖的春風宛如一位輕盈的使者,帶著新春的氣息輕輕吹拂而來,給人們送來了嶄新的一年。
在這歡天喜地的時刻裡,家家戶戶都沉浸在喜悅之中,人們興高采烈地開懷暢飲著剛剛釀造好的屠蘇美酒。那濃郁醇厚的酒香瀰漫在空氣當中,令人聞之心醉神迷。
當清晨第一縷金色的陽光緩緩升起,它如同一隻溫柔的大手,輕輕地撫摸著千千萬萬戶人家的門窗。那明亮耀眼的光芒灑遍每一個角落,照亮了人們心中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盼。
此時此刻,每家每戶都忙碌不停,大家紛紛動手將那陳舊褪色的桃符小心翼翼地取下來,然後滿心歡喜地換上嶄新的桃符。這些鮮豔奪目的桃符彷彿承載著人們對未來一整年的祝福與希望,它們被鄭重其事地懸掛在門上,成為了迎接新年的獨特象徵。
這首詩乃是作者在初次擔任宰相併開始推行自己的新政策之時所作。公元 1067 年,年輕有為的宋神宗繼承皇位,他慧眼識珠,果斷起用王安石出任江寧知府一職。不久之後,神宗更是下詔任命王安石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當時的宋朝正面臨著嚴峻的政治、經濟危機,同時還受到來自遼國和西夏的不斷侵擾。面對如此艱難複雜的局勢,王安石憂心忡忡。
於是,在公元 1068 年,神宗特意召見王安石,讓他越過常規次序入宮應對。王安石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毫不猶豫地上書闡述自己關於變法圖強的主張。次年,王安石便被委以重任,擔任參知政事,並全面負責主持變法事宜。就在同一年的新年期間,王安石看到家家戶戶都在熱火朝天地忙著籌備過春節,眼前這番熱鬧繁忙的景象不禁令他思緒萬千。他聯想到自己正在大力推進的變法運動剛剛拉開序幕,整個國家也即將迎來一番全新的氣象,內心感慨萬千之下,欣然提筆創作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然而變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隨著變法舉措的逐步推行,朝堂之上反對之聲漸起。許多保守派官員視王安石的變法為洪水猛獸,他們聯合起來向神宗進讒言。
一些舊貴族和大地主們也因為利益受損而極力抵制。他們暗中煽動百姓鬧事,散佈謠言稱變法會加重百姓負擔。
王安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