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據古書記載,僅唐代向朝廷貢紙的就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等11個州邑。由於產紙量大,社會上消耗量亦甚可觀,只以唐內府集賢書院為例,大中三年(849年)一年內用蜀紙多張,抄寫365卷書,這正是促使社會科學文化發達的物質後盾。7
隋唐五代時造紙中心分佈圖
唐代可造出幅面更大的紙,紙本繪畫從這一時期猛增,傳世的有韓滉的設色《五牛圖》,出土的有設色花鳥畫及人物畫。除文化及文書用紙外,隋唐五代時許多日用品也以紙製成,以代替其他昂貴材料,如燈籠紙及糊窗紙,紙的表面塗上油成為防水紙,可代替絹料。至於紙衣、紙帽、紙被、紙帳、紙甲、紙花、剪紙及包裝紙等都可代替過去用的紡織品。唐代“飛錢”是紙幣的先驅,用以代替金屬貨幣。此外,也用紙做成紙人、紙錢為死者送葬時燒。紙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中國名副其實地進入了紙的時代。7
,!
五代造紙技術直接承襲隋唐,但因南北割據,社會動盪,各地技術發展很不平衡。敦煌石室所出西北地區造的麻紙多不精良,書法亦不工,這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不景氣的現狀。但統治者御用的“澄心堂紙”卻為一時之冠。蘇易簡在《文房四譜·紙譜》中寫道:“南唐有澄心堂紙,細薄光潤,為一時之甲。”7
宋元時期的造紙技術
宋元時期是中國造紙術的成熟階段。此時造紙原料又有了新的開拓,竹紙和稻麥稈紙的發展標誌著造紙史中的新紀元。造紙區域、紙的品種及加工技術越來越向更廣的地方發展。紙的用途在社會上再度普及各個方面。以用量而言,宋元紙大部分用於印刷。竹紙崛起的同時,大幅優質皮紙的出現也是此時期不同於前代的特點。此外,還出現了有關紙的專門著作,也是前代所無。8
北宋米芾《珊瑚帖》竹紙本法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造紙
南宋1161-1168年在杭州鑄的會子一貫面額的銅印版臨本檢視更多
3
宋元時大量用竹紙印書,宋元刻本以浙江杭州、福建建陽、四川成都、江西吉州等地為中心,福建本流傳甚廣,多印以竹紙。8
由於原料不足,晉唐時一度盛行的藤紙,至宋元逐漸退出歷史舞合;麻紙只在有限地區內生產,統治地位讓給了竹紙及皮紙,這種趨勢一直保持到19世紀末的清代晚期。宋元書畫、刻本及公私文書中多用皮紙,其產量之大、質量之高均遠在隋唐五代之上,這也導致書畫家更喜歡在皮紙上創作書畫。8
宋元時還製造混合原料紙,這又是一大成就。如北京圖書館藏北宋米芾的《公議帖》《新恩帖》是竹、麻混料紙,《寒光帖》是竹、楮混料紙,而其《高氏三圖詩》是麻、堵混料紙。混料紙的製造具有重大的技術經濟意義,可兼收不同原料之優點,是中國造紙術的一種獨特的技術。8
元代王禎《農書》中的連碓機圖
宋元時期為擴大造紙原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還採用故紙回槽,摻到新紙漿中造再生紙的工藝,得到的紙叫“還魂紙”。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說:“其廢紙洗去朱墨汙穢,浸爛入槽再造,全省從前煮浸之力……名為還魂紙。”這就達到了廢物利用和降低成本的經濟目的。8
宋元時期紙製品的廣泛使用也超過唐五代,舉凡紙帳、紙衣、紙傘紙被、剪紙、紙花等,應有盡有,遊戲用的紙牌也深人民間。宋元時民間還有紙影戲。紙在工業生產中也廣為利用,宋代煙火、火器製造中的火藥筒、火藥包及引線都以紙為之,而養蠶時雌蛾產卵在桑皮紙上。8
明清時期的造紙技術
明清在造紙原料、技術、裝置和加工等方面都集歷史上的大成,紙的產量、質量、用途和產地也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處於更高的發展階段。同時還出現專門論述造紙技術的插圖本專著,為前代所未見。隨著中外交流的緊密,中國精工細作的紙、紙製品及加工技繼續傳至國外。清末,中國又從西方引入機器造紙技術,從而在造紙技術上揭開了新的一頁。9
《天工開物》載竹紙製作工藝流程圖
明清時的造紙作坊大多分佈在南方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省,廣東和四次之;北方以陝西、山西、河北等省為主。原料有竹、麻、皮料和稻草等,其中竹紙產量佔首位,尤其南方近山區多造竹紙。皮紙多用於書畫或印刷書籍,麻紙產量比例逐漸變小。9
明清時在紙的加工方面集歷代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