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橋樑發展史,猶如一部宏偉的史詩,橋樑是道路的重要篇章。從工程技術的角度審視,橋樑發展宛如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閃耀的時期古代時期,人們利用簡單的材料如木材、石材搭建起最原始的橋樑。木橋橫跨小溪,石橋屹立於小河之上,雖構造簡單卻飽含古人智慧,趙州橋便是其中傑出代表,歷經千年風雨不倒。
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興起,鋼鐵與混凝土成為主角。懸索橋、桁架橋等新型結構湧現,它們跨越更寬闊的江河湖海,承載能力大幅提升。例如金門大橋,紅色的橋身如同海上長虹,連線起陸地,見證了城市的繁榮發展。
而現代,則進入高科技時代。斜拉橋以其獨特優美的造型遍佈各地,還有采用新型複合材料建造的橋樑。如今,橋樑不僅是交通要道,更是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的象徵。跨海大橋如港珠澳大橋,集多項尖端技術於一身,它像一條巨龍臥於海面,拉近地域間距離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人類工程建設的偉大成就。
橋樑發展史,恰似一部波瀾壯闊的交響樂,橋樑是道路的華麗音符。從工程技術的視角聆聽,橋樑發展彷彿是一座巍峨的豐碑,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不朽的時期。
中文名
橋樑發展史
性質
專門史
古代橋樑
在那遙遠的原始時代,人類跨越水道和峽谷,宛如輕盈的舞者,藉助自然倒下來的樹木、自然形成的石樑或石拱,以及溪澗突出的石塊、谷岸生長的藤蘿等,展現出非凡的智慧與勇氣。人類有目的地伐木為橋或堆石、架石為橋的起源,猶如深埋於歷史塵埃中的謎團,令人難以捉摸。據史料記載,中國在周代(公元前 11 世紀~前 256 年)已建有梁橋和浮橋,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歷史的畫卷上。公元前 1134 年左右,西周在渭水之上架起的浮橋,彷彿是一道跨越時空的彩虹,連線著古代與現代。古巴比倫王國在公元前 1800 年建造的多跨木橋,猶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橫跨在大地之上。古羅馬在公元前 621 年建造的跨越臺伯河的木橋,恰似一座堅固的堡壘,守護著城市的安寧。而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公元前 4 世紀時建起的挑出石拱橋(拱腹為臺階式),則宛如一位優雅的女神,靜靜地矗立在大地之上。
古代橋樑在 17 世紀以前,宛如沉睡的巨人,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並按建橋材料把橋分為石橋和木橋。
石橋,猶如一座歷史的豐碑,承載著歲月的滄桑。據考證,中國早在東漢時期(公元 25~220 年)就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般出現了石拱橋,如出土的東漢畫像磚,那上面刻著的拱橋圖形,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尚存的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公元 605~617 年,淨跨徑為 37 米,恰似一道絢麗的彩虹,開創了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的先河。中國古代石拱橋的拱圈和墩,宛如輕盈的舞者,一般都比較薄,比較輕巧,如建於公元 816~819 年的寶帶橋,全長 317 米,薄墩扁拱,其結構之精巧,令人歎為觀止。
羅馬時代,歐洲的拱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公元前 200~公元 200 年間在羅馬臺伯河建造的 8 座石拱橋,其中建於公元前 62 年的法布里西奧石拱橋,橋有 2 孔,各孔跨徑為 244 米,宛如兩條矯健的巨龍,橫跨在河面上。公元 98 年西班牙建造的阿爾橋,高達 52 米,彷彿是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此外,還出現了許多石拱水道橋,如現存於法國的加爾德引水橋,建於公元前 1 世紀,橋分為 3 層,最下層為 7 孔,跨徑為 16~24 米,恰似一座宏偉的宮殿,莊嚴肅穆。
羅馬時代的拱橋,多為半圓拱,宛如一輪明月,跨徑小於 25 米,墩很寬,約為拱跨的三分之一,圖 1 為羅馬時代建造的列米尼橋示意圖,它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橫臥在大地上。
列米尼橋,宛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見證著歐洲橋樑建築的興衰。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數百年間,歐洲的橋樑建築猶如沉睡的巨人,進展緩慢。然而,11 世紀以後,尖拱技術如同一股春風,從中東和埃及吹拂到歐洲,喚醒了歐洲橋樑建築的生機。尖拱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法國的阿維尼翁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如同一座華麗的拱門,在公元 1178 至 1188 年間傲然矗立,20 孔跨徑達 34 米的它,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在河面上。英國的泰晤士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