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佛陀就講<如來壽量品>,就跟弟子說,你看到我的身體,那是我的一小部分而已,我真實的身體那叫一個法身常住。這個時候開顯佛陀無量功德的法報二身,所謂的開跡顯本。這個時候佛就要我們開始分別功德,這個法身的功德,而且重點在<隨喜功德品>。
諸位!我們修中道實相,除了智慧以外,我們的願力很重要,你要發願。不是說有智慧就好,不可以!當然,你修小乘法就不需要發願。小乘法觀一切法空了,空、無相、無願。大乘佛法的特別就是,它智慧跟願力是不可以切割的,中道實相一定要發菩提願,菩提願也一定要中道實相。當我們走上大乘佛法的時候,觀照力跟誓願力就沒辦法切割了。菩提心跟正知見,這個沒辦法切割。少了一個,另外一個就沒有意義了,另外一個也就不圓滿了。
那怎麼辦呢?我們做不到,怎麼辦呢?佛陀告訴我們:一念的隨喜!所以這個第十八品很重要。就是說,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來看佛陀的功德呢?前面的十四品講到佛陀的智慧,一心三觀,我們還勉強可以操作;但是佛陀講到普門示現,他後面引用很多菩薩,什麼妙音菩薩的功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我們凡夫看得是目瞪口呆啊!那我們能做什麼事呢?我們可以做一件事情:一念的隨喜,隨喜讚歎!所以後面的就是強調<隨喜品>。
那麼這個時候,從<從地湧出品>的後半段到<如來壽量品>,到<分別功德品>前段,就構成本門的正宗分。從<分別功德品>後段到<常不輕菩薩品>就是本門的流通分,這當中包括<如來神力品><囑累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
當然,它的正宗主要有兩塊了:一個是三週說法,就是佛陀透過三階段的說法來開顯佛陀的智慧;後半段就講到菩薩的功德,法身的功德,讓我們信解隨喜。這個就是整個本經的結構。
甲三、總結。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總結。先看第一段。
一、此經始從序品訖安樂行品,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佛之知見,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文義雖廣,撮其樞要,為成弟子實因,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也。
蕅益大師整個科判講完以後,他老人家總結說,此經從<序品>到第十四的<安樂行品>,就是前半段,佛陀“破廢方便”。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並沒有講一心三觀的妙法,佛陀是講三乘的教法,講到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他說,欸,你們就用凡夫的知見去修就好。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四諦、十二因緣,就能夠成就空性;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六波羅蜜,你慢慢地就能夠走上菩薩道。佛陀叫做方便說。就是說,你不一定要跟我是同一個家人,你是住在房子外也沒關係,你是一個乞丐也沒關係,你不想回家也沒事,但是你就做三件事,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就會進步。這個是方便法門。
其實,作為一個乞丐,你要快速成佛,不是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要先回家,要先站在佛陀的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我們下一堂課會說到,先回家,再來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才是對的。
佛陀在《法華經》之前,當然是為實施權、開方便門,對不對?到了法華會上就是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中道的實相、一心三觀的思想。也就是佛陀講到跟弟子之間的實因實果,跟師門的權因權果。
佛陀一開始是講權因權果。就是說,你一個凡夫業障很重,沒關係,你修四諦十二因緣,成就涅盤,了生脫死,你修六波羅蜜可以成就功德莊嚴。佛陀先為實施權,就是權因權果。
到了法華會上講實因實果。就是說,其實修行沒有那麼多的複雜,什麼三乘的果位,其實就是成佛之道。這些是佛陀在成佛之道過程當中設立了三個休息站,如此而已。都是一條路的。不是說,你修二乘往左邊走,你修大乘往右邊走。不是的。成佛之道是一條線的,只差在是三百由旬還是五百由旬。就是說,你就算走錯了,其實也沒白費,但是要把你拉出來,是有困難,如此而已。
所以,前面是講權因權果,為實施權;最後講實因實果,講一佛乘的思想。所以整個前面的十四品,文義雖然廣泛,講到三週說法,但是撮其樞要,其實就是成就成佛的正因,建立一心三觀的思想,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先把因地拉正了,“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因是主要,當然它也講到佛陀的果地功德,但是它是兼帶的。所以前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