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追求。但是佛法甚深微妙的地方就是,你修久了以後,你自己會改變,它自己會調整。當然,如果你知道,你早一點加理觀,那改變更快。就算你不知道,它也會往內心中引導。
所以,老參跟初學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法執。你看這個初學者很精進,但是他沒抓到重點,因為他是用有所得心在精進,所以這個初學者容易出差錯。老參,他慢慢會歸心性以後,他有一個問題,不是精不精進,他就開始懈怠了。
這個地方就是說,佛法的施設,一開始是從三乘的因緣施設,“我設是方便”,但是佛陀留一個沒有說:“令得入佛慧”,其實是入真如三昧了。
醜二、會權歸實
前面的為實施權,以三乘的因果來引導我們,最後以真如三昧做一個收尾。這兩個合起來,我們看醜二的“會權歸實”。
有佛子心淨 柔軟亦利根
無量諸佛所 而行深妙道
為此諸佛子 說是大乘經
我記如是人 來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淨戒故
此等聞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為說大乘
聲聞若菩薩 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 皆成佛無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
我們簡單做一個消釋。前面的為實施權跟後面的開權顯實,如果把真實法跟方便法合在一起,那會是什麼情況?那叫做會權歸實。就是站在真實的真如角度來看這些三乘的因果修證,就產生了三種結果,叫做:人一、教一、行一。
第一個,人一。所有能修行法的這些人就變成統一起來了。
我們看第一種。“有佛子心淨”,這個是指別教菩薩。這種人善根比較強,執著比較輕,他已經入了權教菩薩了。一個法執弱的人(這跟空性有關係,空性強的人法執弱),他的心是調柔的。那種調柔的利根人,在“無量諸佛所”,能夠行大乘的菩薩道。“為此諸佛子”,這樣的佛子,佛陀可以跟他們講《妙法蓮華經》,讓他會事入理,站在真如本性。那麼這種人一講以後,佛陀馬上跟他授記,“來世成佛道”。
第二種人也可以說妙法。第二種人以深心念佛。這個“深心念佛”,祖師的註解是說“由事持達理持”。先從憶佛唸佛,本來是從事相的因果上來唸佛,最後到理持的正念真如。一方面能夠理觀的事修地念佛,一方面能夠持戒修福。“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這種人佛陀也可以講一佛乘思想。講完以後授記,他起大歡喜。就是說,我一開始本來只是追求某一個果報,沒想到這個果報比我想象的更大,是成佛!為什麼呢?因為“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佛陀知道他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堪受妙法。
有一種人是沒辦法堪受的,他也不是權教菩薩,他也不是深心念佛持戒的人,那怎麼辦呢?我們看:
“聲聞若菩薩。”有一種鈍根的三乘人,法執很重,他只能夠單一地修學,你跟他講理觀他沒辦法接受的。他說,我是修四諦成就涅盤,十二因緣成就緣覺,我修六度成就六度功德。他就是執著一對一的。“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也沒關係,即便他是相信的三乘法,但是真如的熏習還是存在的。他不知道,那是另一回事。佛陀的法門本來就是雙重效果,它是權法妙、實法妙。所以他遲早有一天也會知道這個道理的,也“皆成佛無疑”,只是遲早問題而已。就是,你越鈍根,你那個成佛拉得越長,如此而已。
這個是講“人一”。就是修行的人到最後都是菩薩,從佛陀的眼光看都是菩薩。
第二個,我們看教法也是一佛乘的(教一)。
“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佛乘的教法,也沒有二乘三乘的差別。除非是佛陀一時的方便,用一種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來引導眾生。也就是說,其實涅盤,是佛陀知道他在修行的過程中,內心會出現一種涅盤寂靜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安立作涅盤,其實他沒有離開一念心性。從究竟義來看,每一個人都是走上成佛之道,每一個人都是趨向真如,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