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慈悲,馬上回答。這是第二個,就是大眾希望能夠及時斷疑。
第三個,是說明彌勒菩薩自身的疑惑。就是說,難道是佛陀安坐的菩提道場當中,他老人家自己所成就的中道妙法要顯示出來?或者是要為弟子授記?其實彌勒菩薩兩個都猜對了,佛陀要開顯他自己的佛知見了,佛陀要“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說完以後要為諸弟子授成佛之記。因為佛陀準備要往生了,這件事不能拖了。彌勒菩薩也是略知一二,但是他猶豫不決,因為這個事情他只是猜測。他講出第三個,就是說不是我不回答,也不是在座的等覺菩薩不回答,因為大家都尚有疑惑。
第四個,就說明這個因緣重大,說是“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就是在光明當中所顯現的東方的諸佛國土,是非常的清淨莊嚴,而且見到諸佛的說法。這對眾生來說可不是小因緣。就是這個《法華經》的宣說,它攸關眾生的成佛之道。如果《法華經》不講,那我們這輩子跟成佛之道就完全沒有結緣了。就像一般的花,空花無果。我們唸佛就只能夠唸佛了,我們往生也就只能夠往生了。我們沒辦法做到說,我們唸佛往生的當下,同時又栽培了一個未來成佛的善根。不可能!所以,你做什麼就是單向了,完全從因緣所生法論斷。你佈施,人天果報;修四諦十二因緣,二乘涅盤。所以《法華經》可不是小因緣,它等於是把這個方便門開啟。它一方面到達方便門,又把方便門開啟,直通真實相。所以,這件事情我雖然猶豫不決,我不敢隨便回答。為什麼呢?因為因緣重大。
因為這四種因緣——大眾的期待,及時的斷疑,還有彌勒菩薩自身的猶豫,最後因緣重大,所以彌勒菩薩總結:文殊菩薩當知,四眾弟子們都一心一意地仰望仁者文殊菩薩,要及時趕快回答大家的疑惑。也就是說,彌勒菩薩必須要消除文殊菩薩心中的掛礙。
我想,我們從這四種疑惑去看,其實文殊菩薩他能夠勇於去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主要還是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佛陀在定中。佛陀在定中不能回答,這是一個事實,誰都不敢去幹擾佛陀;第二個是大眾的期待。就是大家有這種需求,希望文殊菩薩能夠出來主持說明。就是說,一方面佛在定中,一方面大眾期待,也就引起了文殊菩薩以下的回答。
丁五、答問敘分二
這是〈序品〉的最後一科,答問敘。就是文殊菩薩在種種因緣具足之下——佛陀在定中,而大眾很希望文殊菩薩出來回答,他也就當仁不讓,出來回答了。回答裡面分兩科,先看長行,再看重頌。
戊一、長行分四
文殊菩薩的回答有三個部分:第一個是簡單地用義理回答,第二個是簡單地用事相來回答,第三個是廣泛地回答。
己一、惟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他先簡要地如理思惟,根據自己修行的過程,從理論上去推論這個光明跟瑞相是怎麼回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就告訴彌勒菩薩以及諸善男子。他說,你們要我回答,我先提出我個人修行的經驗來回答。我如理地思惟,今天佛陀應該是要演說大法。
古德解釋說,你怎麼知道佛陀要說法呢?古德說,佛陀出世只做兩件事:要麼顯神通,要麼說法。顯神通只是一個方便,說法是根本。所以佛陀顯完神通,他一定要說法的。所以文殊菩薩合理地推論,他要演說大法。
這個大法,蕅益大師說這個就是“說法瑞”,就是此土六瑞的第一個,說法瑞。第二個,“雨大法雨”。這個大法要普潤一切的草木,就是我們講三乘的善根。一切的眾生的菩提種子即將成熟,這個是配“雨花瑞”。第三個,“吹大法螺”。法螺就是聲音圍繞,令眾歡喜,所以它有一種“眾喜瑞”。第四個,“擊大法鼓”。這個鼓,它的聲音震動就像“地動瑞”,要破除眾生的無明煩惱。最後的“演大法義”,就是“放光瑞”,成就廣大的自性的功德。也就是說,佛陀即將演說大法,而使令眾生從內心當中滅惡生善、成就自性的功德。
這個地方最關鍵的當然就是一個“大”字。它每一個修行都有一個“大”字。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凡夫的修行,當然是一個“小”,因為我們是用有所得的妄想來修佈施、來修持戒、來唸佛,所以我們的心是活在個人有所得的妄想。現在佛陀的意思就是要發明一念心性,這就是所謂的稱性起修了,就是把我們拉到一念心性來修行。比方說,你安住一念心性來佈施,這叫大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