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顯現的任何的相狀,那你的這個相狀都是般若、解脫、法身。同樣的相狀,一個從業力而生,一個從真如而起。
這才是真實的滅度。
“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盤。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三世諸佛作為一切眾生的導師,引導大家成佛,為了讓大家暫時休息,而說是空性的涅盤。等到大家休息以後,才慢慢地趨向於中道的佛慧。
到這裡,佛陀整個“三週說法”——說法這一塊就圓滿了。
這個成佛之道的確非同小可。你如果要追求快樂,希望做個大國王,你就不需要學那麼多東西了,因為那個時間很短。你來生要變成大國王、大富長者,你今生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太多方便。
但是成佛之道既遙遠又危險,所以你這個方法就很重要。學佛絕對不是說,喔,你今天發了心,然後就是我們常說的話,老實唸佛,老實修行。我們把老實這兩個字有點錯解了,好像是你什麼都不學無知。佛法是要把整個道路弄清楚了才能夠往前走的。
所以我們學《法華經》最大好處就是,你知道什麼叫做權實二法的操作。沒有學《法華經》之前,你可能只知道權法的操作,不知道實法。或者你看禪宗的公案,知道,哦,法法消歸心性,只知實法不知權法。所以你學過《法華經》以後你知道,哦,這個修行,你要有長遠的佈局,究竟目標;也要有短線的佈局,權法,讓你暫時安穩。
淨土宗就是這樣來的。就是說,我權法修淨土,先離開生死輪迴;然後實法呢,我內觀真如,安住真如本性,啟動我的自性功德力——內觀真如,外修三乘。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學完《法華經》以後,就算佛陀沒有出世,對你來說就等同於佛陀出世,因為佛陀出世跟你講的道理,也是這個道理。就是你修行有短期目標,有長期目標。短期目標針對的是生死問題,長期目標是無上菩提的問題,就兩個問題。
當然,這個地方就牽涉到比例。說那我到底權法的比例是多少?那就看你的根機了。有些人理觀強,事修弱,他可能就喜歡實法多一點,權法少一點;有些人喜歡行門功課,那麼你就權法多一點,理觀少一點。但是權實二法缺一不可,缺少一個,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成佛之道了。這就是權實二法的操作。
我們看附表,我們把三週說法做一個總結。附表第二十三,就是補充講表第四十頁。蕅益大師在佛陀講完三週說法以後,他做了一個表,把前面的三週說法,講到權實的關係,做一個彙整。說本經跡門有五處“開三顯一”,開三乘會歸到一佛乘的真如。
先看第一段,方便品。
一、方便品,約教開三顯一。文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也。
<方便品>是直接用教法。對利根人,你不用講太多譬喻,也不要講因緣,你只要告訴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也”。就是,其實只有一佛乘是真實的,所有的修行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把你的自性功德開顯出來。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這些二乘、三乘都只是一個過程。利根人,你把道理講清楚了,他就知道,原來這個法門是讓你借用的,借假修真用的。所以他借而不住,他修法但是不會落入法執。這個利根人,你把教法講清楚就可以了。這個<方便品>就是度利根人。
我們看第二個,譬喻品。
二、譬喻品,約行開三顯一。車是運義,運則譬行。文雲“各乘大車,遊於四方,嬉戲快樂”也。
那麼中根人說,您講這個十方世界中只有成佛之道,沒有所謂的安樂道、解脫道、菩提道,這個都是暫時的休息站。您講這個太玄了,您能不能用一個譬喻呢?用生活的譬喻。佛陀說,譬如說這個三界起火了,大家要出離火宅,那各有各的選擇。有些人喜歡坐羊車,有些人就喜歡鹿車,有些人喜歡牛車。那沒關係,佛陀於一佛乘說三,各取所需,你喜歡什麼車你就上什麼車,重點是你能夠離開三界。離開三界以後,自然佛陀給你大白牛車。就是三界內是一套修行,三界以外又是另外一套修行。
所以等到你出離三界以後,“各乘大車,遊於四方,嬉戲快樂也”。你出了三界,你要怎麼做都對。你初地以後順逆皆方便,你示現殺盜淫妄都是法身、般若、解脫。因為你所有的相狀都是跟真如相應,所以你是既般若又解脫又法身,你根本就沒有業力的問題了。
所以這個涅盤就是說,你在三界火宅之內,跟離開火宅之外修行當然不同,因為你在火宅之內叫做三車,離開火宅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