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乘同一念心性。經過領解、如來述成以後,在理論上當然自知作佛,但是時事未審,他對整個成佛的詳細事相因緣還不能瞭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能夠蒙佛陀的授記,說明他成佛的時間、他的國土名號,乃至於壽命、他成佛的近遠,這些都能夠說清楚,他能夠增長信心,則心大歡喜。
所以“本經明授記,凡有五類差別”。其實佛陀的授記有五種的差別:
第一,通記跟別記。
什麼叫通記呢?就是佛陀為佛在世或佛滅度後的眾生,“凡有聞《法華經》一句一偈,乃至一念隨喜者,皆與授記作佛”。就是說,你聽到《法華經》的某一個觀念,或者某一個偈頌,你產生堅定的信解,你相信而且理解,甚至於產生一念的隨喜,隨順歡喜,乃至於短暫的隨喜,佛陀都會跟你授記。但這種授記不知道時間。就是說,你這個金剛種子種下去了,你總有一天會成佛。那只是一種概念,只是說明你究竟不退了,但是這個種子什麼時候起現行就不好說了。所以這個通記是比較通於一切的人。任何人,你只要對《法華經》產生信解隨喜,那麼佛陀就說你這個人遲早要作佛的。這是通記,但是並沒有針對某一個人。
別記就不一樣,是針對某一個人。比方說,法說周以後佛陀授舍利弗記,譬說周後佛陀授四大弟子記,因緣周後授五百弟子記。這個別記就是佛陀針對某一個人,說明他成佛的情況。這個就不一樣了,它必須有明確的時間、地點乃至於依正二報等等。所以有通記跟別記的差別。
第二,它有三種因地的差別。
第一種,從正因的佛性。比方說常不輕菩薩,後面有一品叫〈常不輕菩薩品〉,他成就初地以後,他怎麼樣跟眾生廣結善緣呢?他看到人就向他頂禮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不管你罵他也好,打他也好,他就為你授記。那麼這種授記,對方不見得信解,但是他講這句話,對方聽進去了:哦,我可以作佛!就是說,你不管信也好,不信也好,起碼你這句話聽進去了;這句話聽進去以後,對他本具的真如本性有一種不思議的熏習。當然,這個力量要成熟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但是不管怎麼說,對他的正因佛性產生了某種的刺激跟啟用的作用。這是第一個,從正因直接去刺激他的真如本性。禪宗最喜歡做這種工作了,直接刺激你的佛性,讓你迴光返照。
第二種,從緣因佛性。緣因就是事修。比方〈法師品〉講到十種供養,說你用香、華、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這十種東西來供養佛或者供養佛像,你總有一天會成佛。你跟佛結緣,你以後會遇到佛陀的出世。你只要跟佛結緣,記住,你就會跟法結緣,因為有佛就有法,所以你有一天就有可能會成佛。這個是從緣因的角度來授記。
第三種當然最好了,從了因,就是從智慧。三根的弟子,上中下三根的弟子,從《法華經》的法說、譬喻說、因緣說三週說法以後,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而授記。這個是最好的,從智慧觀照授記。
總而言之,有三種授記的方式。
第三,遲速記。
授記的時候一定要講到時間。他有的時間很久,比方聲聞人。聲聞人,當然他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但是你別忘了,一個剛入初地的人有俱生法執,“俱生猶自現纏眠”。所以,初地他有一些微細的法執,尤其是聲聞人的法執那麼重,他一時半刻還難以從空出假。聲聞人很簡單,你看他平常生活很單純,他要麼去託缽,託完缽回來,把腳洗一洗,雙腿一盤,就入空、無相、無作三昧,全世界怎麼動盪跟他沒有關係。他對這種涅盤寂靜的好樂跟執著也特別重,所以,即便他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仍有微細的法執來干擾他。所以,某種程度,你今天要他開始從空出假、莊嚴佛土、成熟眾生,他的時間會拖得久一點,因為他還有一種好樂寂靜的習氣。
但如果說今天你是直趨大乘的……有些人他在整個成佛之道沒有經過二乘的過程,他是“丈夫自有沖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他因地的時候就發菩提心,他不需要經過涅盤的休息。這種人一旦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因為他一開始就在事相歷練,所以對他來說歷練不是問題,他是換個心態,以前是用攀緣心,現在用無所得心,所以歷練對他來說是非常的熟悉。所以這種直趨大乘根性的人,他的成佛時間短。比方說龍女成佛,佛陀一授記,她馬上就能夠成就應化身。所以這個授記的時間的確有長短的不同,就是牽涉到你過去的法執的輕重。
第四,師弟記。
師,就是佛陀。佛陀一旦親自授記,他要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