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表示他已經準備好了,他一定是廣修福德,福慧圓滿。所以,應身佛出世,第一個,他不可能生長在貧困家庭。聲聞人有可能。你看初果,經典裡面說有一個初果的聖者,說是優波鞠多有一個弟子,成就初果以後,他就懈怠了。懈怠以後,優波鞠多尊者說,你怎麼不修行?他說,我已經證得初果了,反正我七返生死,遲早的問題。優波鞠多尊者就帶這個弟子到一個農村去,見一個小孩子。那個貧民家庭非常貧困,小孩子在地上打滾,身體長滿了膿瘡。優波鞠多尊者說,這個小孩子證得初果,但是還有業報!就是說,因為聲聞人基本上不修福,所以他在七返生死的時候,還有一些業障的問題。佛陀不可能。所以應身佛的出世一定是怎麼樣?生長在貴族家庭,而且是特別的莊嚴。當然這個莊嚴不是自然招感的,是“百福相莊嚴”。
就是說,我們今天要成佛之前,要兩個準備工作:第一個,三隻修福慧,修福修慧;第二個,百劫修相好。成就福慧以後,你要刻意地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莊嚴。那為什麼要修相好呢?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佛陀的說法是違揹我們凡夫的習性。我們認為世間是常,佛陀說無常;我們認為世間是快樂,佛陀說是痛苦。所以,佛法的思想跟我們基本上是牴觸的。佛陀為什麼要莊嚴呢?要攝受你。
佛陀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夠攝受外道。你看佛弟子裡面很多都是外道,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都是大外道,領著四五百個弟子在修行,看到佛陀第一眼,就被佛陀攝受了。佛陀講苦集滅道,七天之內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他第一個——信心,不是說法。我們能夠有幸生長在佛世,我們第一念是先看到佛陀的相好,然後才請法的。
佛陀的相好攝受外道,攝受殺人犯。你看,鴦掘摩羅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看到佛陀以後,至心懺悔。佛陀到山林樹下攝受野獸動物,猴子、獅子都蒙佛陀的攝受。為什麼?百福自莊嚴。就是佛陀說法之前必須用莊嚴相來攝受你,這是第一個。這是講到外相的莊嚴。
第二個,內心的莊嚴。
當然最關鍵還是要說法,因為外相的莊嚴是一時的。“得無上智慧”,佛陀有廣大的實智跟權智,所以,惟願為世間說。那麼怎麼說呢?“度脫於我等,及諸眾生類,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希望您老人家能夠度脫我等跟法界眾生,來“分別顯示”,跟“令得是智慧”。
這個地方的“分別顯示”,蕅益大師說,顯示什麼東西呢?兩個重點:一個,菩提心;第二個是六度。分別顯示菩提心跟六度的功德,這第一個。第二個,“令得是智慧”。這是講到佛陀的中道智慧,實智,就是一心萬行、萬行一心的中道實相智慧。
“若我等得佛,眾生亦復然”,使令我等成就佛道,乃至於眾生亦復然。
我們看這一段經文,“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若我等得佛,眾生亦復然”。蕅益大師說,從這段經文看得出來,這很明確地是請《華嚴經》。
這個地方是恭敬請法,這以下看讚歎佛智。
佛陀為什麼能夠說法,讓我們能夠成佛呢?因為佛陀善知眾生的根機,“世尊知眾生,深心之所念,亦知所行道。”
佛陀的權智,能夠深入地觀察我們內心當中堅固的念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念想,但是有些特別堅固的,就是你這個念想數數現行、深生好樂。念想當然包括善的念想,也包括惡的念想。比如說有些人特別喜歡佈施,你讓他持戒他沒什麼興趣,你叫他做義工,他卻起早貪黑,不管什麼都做得很歡喜。有些人喜歡持戒。就是,每一個人對於善的念想各有各的執著,佛陀要先知道,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引導你,讓你踏出第一步。佛陀能夠知道無量劫來你的什麼念想特別堅固,從那個下手。
“亦知所行道”,前面是內心的念想,這地方是外在的修法。你曾經修過四諦、十二因緣還是六度,整個三乘的道法你在操作上哪一個比較熟悉。
這個是總說,“深心之所念,亦知所行道”是總說。這以下別示。
“又知智慧力”,佛陀知道你過去的五乘的善根,知道你的意樂,知道你心中最喜歡得到什麼東西:你目前是喜歡追求快樂、喜歡追求涅盤、喜歡追求功德。或者修福,你過去生修過哪些福德,你修過佈施的福德、修過持戒、修過忍辱。“宿命所行業”,乃至於你過去所修的善惡業,你的罪業哪一個地方特別重,必須怎麼樣去對治、懺悔等等。“世尊悉知已,當轉無上輪。”
佛陀在開藥之前,必須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