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不能說的。弘法的目的只有一個,是利益眾生。所以“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權法的法印叫做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這個沒什麼禁忌,“無常故苦,苦即無我”,趨向涅盤寂靜這種法,你跟誰講都可以。但是一佛乘的法甚深微妙,如果他產生錯解,產生不信,產生毀謗,那叫做斷佛種,那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因為它是不思議境,你根機不夠,那你就先學三法印,這個一實相印先不要學。是這個概念。
壬二、別釋 分二:癸一、釋可說不可說;癸二、釋可通不可通
我們看壬二的別釋。
那麼什麼情況可說,什麼情況不可說呢?佛陀列出個標準。看經文。
若有聞者 隨喜頂受
當知是人 阿惟越致
佛陀這個地方的意思,他講出兩個重點,有兩種人你可以直接跟他講一佛乘的實相,“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第一個,他有智慧的善根;第二個,他智慧善根不夠,但是他對佛陀的信心十足,他靠信。這兩種其中一種,要麼有信心,要麼有智慧。
我們先看智慧。第一個,這種人現生的善根是不退的。
“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如果有人聽了《法華經》以後,知道一佛乘的思想,知道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就是大白牛車,他怎麼樣呢?隨喜讚歎,恭敬受持。那這個人就不簡單了,那就不退轉了。
當然,不退轉有兩種:一種是功德不退轉,一種是善根不退轉。功德不退轉就比較高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那他是聖人的境界。我們一般對《法華經》的不退轉,是善根不退,就是過去生有聞思的智慧,產生信解,這個善根是不退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我們凡夫來說,偏重在善根不退。聖人聽聞《法華經》能夠接受,那叫一個功德不退。第一個善根不退,約的現生。
第二個約的過去。看第二段。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恭敬供養 亦聞是法
如果有一個人,第一次聽《法華經》就能夠信解受持:他馬上相信,雖然不能馬上做到,至少他隨喜讚歎,那麼這個人就不是一般人,一定是過去生有親近過佛。也不一定說一定是正法時代見過佛陀,從廣義來說,他可能是在佛陀的正法、像法、末法時代聽過《法華經》的。因為《法華經》是一個難信之法,所以他不可能是第一次聽,他是這樣子的,他一定是複習而不是學習。
這個講到他過去一定有善根。前面講現在,這個講過去。
我們看未來。這個人聽《法華經》以後能夠信受,他的未來是什麼情況。看第三段。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並諸菩薩
如果有一個人能夠“信汝所說”,懂得萬法唯是一心、一心衍生萬法,知道雖然我業障深重,雖然阿彌陀佛萬德莊嚴,但是這都是唯心所現。我們如果把阿彌陀佛變現萬德莊嚴那個能變現的心,跟我業障深重能變現的心拿出來,那兩個心是一如無二如。你能夠相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麼你就是見到佛陀,也是見到僧寶,也是見到法寶。你能夠稱性起修,那對你來說就沒有所謂正法、像法、末法的問題了,因為一念心性是超越因緣的,那對你來說就是正法時代了。所以,這個人未來得度的因緣就特別好,他一定能夠見佛、見法、見僧。這是講到依止智慧的善根來信入《法華經》,這種人智慧善根強,可以。
第二種人是智慧善根弱,但是信心強。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斯法華經 為深智說
淺識聞之 迷惑不解
一切聲聞 及辟支佛
於此經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這個《法華經》的一佛乘妙法,原則上只能為具足大乘善根的深智者說,一般的凡夫、二乘,我法二執特別重,他的內心是迷惑不解的。我們一般人都是有法執的,你跟他講善惡的因果,他就執著這個因果;你跟他講空性,他就執著空性。就是你講有、講因果,他就著有,你講空性他就執空。這個法執重的人是很難信入的。
那麼這包括誰呢?聲聞、辟支佛,在這個經中是“力所不及”。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這有差別。如果是一個入了聖位的人,二乘人,只要入了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