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悴,糞土塵坌,汙穢不淨。”這地方有兩段說明。
“羸瘦憔悴”是指他能觀的智。就是說,窮子開始消除垃圾了,他用什麼方法呢?用不淨、苦、無常、無我,叫能觀的智。因為能觀的智不帶六度的福德,但修空性,不修福德,所以“羸瘦憔悴”。就是不再談六度福德了,我們先不追求快樂,但求離苦,不求快樂。所以他現出來的智慧是羸瘦憔悴的智慧。
看他的所觀境。“糞土塵坌,汙穢不淨。”那麼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智慧是觀什麼呢?觀凡夫的身、受、心、法,看你的色身、看你的感受、看你的想象、看你心中的輾轉的執取。這身、受、心、法充滿了煩惱跟生死罪業,所以“糞土塵坌,汙穢不淨”。相對於大乘佛法所面對的是一個廣大的佛道、廣大的波羅蜜,小乘佛法相對是不淨的,因為它面對的是眾生法界的身、受、心、法。
那麼這個父親這一看,說,不錯,孺子可教也!非常投入,很努力地用四念處觀照身、受、心、法,修我空觀。佛陀就覺得這個人不錯了,就開始怎麼樣?變身。就是從華嚴會上的報身,這種無量功德莊嚴的身相,所謂的勝應身,就顯出一個劣應身,顯出一個丈六的老比丘相。
這時怎麼辦呢?“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就把法、報的那種功德莊嚴的瓔珞脫掉,“細軟上服”,這種柔軟的衣服也脫掉。細軟上服是大乘的無生法忍,大乘無生法忍那是不思議境,“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沒有什麼追求涅盤這件事情。本來就涅盤,你追求什麼?這種不二法門就是,在生死當中就是涅盤,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但佛陀把這種無生法忍,大乘尊貴的衣服,拿掉,顯出怎麼樣呢?顯出小乘的衣服,小乘的空性。
把這個瓔珞脫掉,柔軟的衣服也脫掉,嚴飾的這些大乘的福德功德也脫掉,那麼穿上什麼呢?穿上“粗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就是說,佛陀開始示現雜染。首先,佛陀的八相成道示現娶妻。說,你不用怕,你娶妻,我也娶妻。而且示範生子,示現這種煩惱相。陪同眾生,示同凡夫,就現出這種垢膩的衣服。先示現娶妻生子,再現丈六比丘相,最後,成道以後還示現老病死的相狀。甚至於“右手執持除糞之器”,佛陀也示現,說你修四念處,我跟著你修;你調伏煩惱,我跟你調伏煩惱。
而且更嚴重的是“狀有所畏”,佛陀還現出業報相。比方說,佛陀曾經被金槍刺腳、三月馬麥。就是國王請佛陀去三個月供養,結果這個國王享受快樂,忘了送飲食,所以佛陀三個月就吃馬麥。有這個金槍馬麥之報,就是佛陀顯出這種受業力果報的情況。這個《阿含經》裡面有說到了。
《阿含經》強調的是業感緣起,你看佛陀在《阿含經》裡面是沒有自在力的,狀有所畏。我們舉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的家族是怎麼亡的?是被琉璃王滅族。諸位!一個佛陀的家族被滅掉,這是不得了的事情。你不是說“佛為法王,於法自在”嗎?所以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有些地方看起來表面上是矛盾。佛陀你那麼自在,你為什麼不能阻止琉璃王呢?對不起!《阿含經》現的是應化身。他如果現報身,那不是這樣境界了。應化身,他必須遵守生死業力的原則,所以佛陀不能去改變琉璃王去滅族,這個是他們的因果,佛陀是不介入的。佛陀也示現頭痛、金槍、馬麥,因為業感緣起的理論之下只有一句話,叫做“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包括佛陀。《阿含經》就是這個說法,就是佛陀都不能夠避免生死業力的軌則。
當然,這樣子在《華嚴經》《法華經》是不同意的,“佛為法王,於法自在”。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大小乘的差別。就是說,你今天的教法是業感緣起,那就是業力主導;但是《華嚴經》《法華經》是真如緣起,那是“一心萬行,萬行一心”,佛陀可以一念心中變現無量法,也可以從無量法會歸到一念心。一心萬法,萬法一心,那叫做“佛為法王,於法自在”。這兩個不衝突,看你是從大乘的角度,從大乘的緣起來看事情,還是你願意從小乘的緣起看事情。
所以,佛陀為了攝受窮子,脫掉了尊貴的衣服,現出了垢膩的衣裳,狀有所畏。這樣子幹什麼呢?拉近彼此的距離。就是說,讓他看:你看我這樣子做,我也證得阿羅漢果,你們也做得到!來鼓勵窮子。
這個是說明佛陀用化身來攝受他。當然,化身攝受,這也還得要佛法的教育。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看佛陀怎麼樣善巧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