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軍內部亂糟糟,無法維持對晉軍的高烈度攻勢,恰恰是晉軍可以從容更換參戰軍團與主將的原因。
這一戰打到現在,其實無論晉軍和楚軍都顯得非常虧,佔到便宜的只有鄭國。
然而,鄭國卻也有自己的難處,他們一方面在遭到魏氏的入侵,另一方面本國卻淪作晉軍為首聯軍與楚軍的交戰場地。
翌日。
早早吃完朝食的晉國下軍與新軍出營列陣。
與此同時,得到通知的宋軍、衛軍與鄭軍也有相同的動作,只不過他們是在晉軍的後方列陣。
晉軍的盟友列陣在後是一種老慣例,原因是歷代晉軍不信任其餘諸侯麾下之軍的戰鬥力,擔憂一旦友軍戰力過弱被一衝就垮會衝擊本方軍陣。
無論在任何年代,除非是有陰謀算計,要不然指揮官都會讓精銳作為前驅,避免前鋒戰力拉垮牽連全軍。
作為前驅危險嗎?要看看擔當全軍先鋒的部隊是個什麼模樣。
首先,精銳之所以是精銳,不僅僅他們能打,身上的裝備也會相對齊配。
本身武力值不低又作戰的經驗充足,再加上有一身的好裝備,想當場戰死要倒黴到一定份上。
大多數的時間裡,兩支交戰的軍隊都將精銳率先投入,基本上就是交戰之初陣亡率極低,慢慢等到作為前驅計程車兵體力損耗嚴重,又或是部隊調動上出現失誤被對方抓住機會,傷亡才突然間猛增。
冷兵器交戰中,有沒有一身好裝備異常重要,有一身防禦力極高的裝備,不是光站著讓對方砍,想殺死真的太難了。
今天,位處中軍前段的智氏所部,光是身穿甲冑的便有三個“旅”之多,他們中的一個“旅”為黑甲,另外兩個“旅”屬於重步兵。
三個身穿鐵甲的智氏“旅”之外,另有兩個魏氏的重步兵“旅”作為後盾,等於智宵安排了一個全員披甲的“師”擺在中軍的最前方。
在這一個全員披甲的“師”後面,三個大多沒有披甲的“師”成一字排開。
當然了,因為擺下魚鱗陣的關係,三個“師”肯定會存在以“卒”為單位的一個個小方陣。
屬於下軍的最後一個“師”被智宵拿來當作後備隊。這個“師”依舊是智氏和魏氏混編,披甲率約有四成。
全員披甲這種操作其實很沒有必要,看得是兵種上面的運用,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負重不多的兵種去做,身披甲冑肯定會讓靈活性降低了。
想要辨認誰是智氏所屬很好認,看他們身上的甲冑就能辨識出來。
智氏全是鐵甲,又區分有沒有上黑漆,或是保留鐵本來的暗銀色。
魏氏重步兵基本身披皮甲,屬於精銳的那一部分會上紅漆。
晉軍這邊鬧出來的動靜極大。
楚軍那邊本來有一批部隊出營列陣,看到晉軍勢大又縮了回去。
晉軍將要列陣完畢前,楚軍總算有大批部隊出營開始列陣。
“徹一推進!”智宵下達了命令。
戰鼓聲敲響,令旗也在舞動訊號,得到命令的部隊開始向前。
魏駒笑著問道:“仿‘鄢陵之戰’故事?”
在那一場“鄢陵之戰”中,楚軍趁著大霧悄悄逼近晉軍營寨,只是沒有幹偷襲的事情。等待晉軍發現楚軍逼近想要列陣應戰,發現營寨前方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用來擺陣了。
隨同出征的智罃當機立斷,下令拔除欄柵、填掉灶坑、再移除營帳,用狼狽的姿態與楚軍交戰,悲憤交加的晉軍最後打贏了楚軍。
所以,魏駒的話有點問題。
智宵搖頭說道:“此時非彼時,君子非禮也!”
下令前軍推進,純粹就是楚軍沒有將陣勢立起來,不想給楚軍在營寨外列陣的機會罷了。
智宵再下令:“命左矩、右矩向前五百步。”
下軍和新軍合為一陣,韓庚率軍在右,趙毋恤率軍在左。
新軍經過一年多的參戰,現存戰鬥力不足三個“師”的兵力,再分為左右兩“矩”之後,每一邊也就分別只是一萬出頭的部隊。
魏駒以為智宵不想跟楚軍講武德,想要全軍壓上攻打營寨。
可是呢?智宵看似不想講武德,真正用意卻是從精神意志上壓迫楚軍,並沒有開戰就進入到攻打營寨的想法。
在這個時候,有一乘戰車單獨從楚軍那邊馳騁而來。
這一乘楚軍戰車是在玩單車衝鋒嗎?並不是。
楚軍戰車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