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主是智申,他的領導下智氏變得這麼強大,哪天死了與祖宗團聚,可以盡情吹牛逼的呀!
一直以來還有從列國逃亡到智氏治下的人,只是隨著各諸侯國嚴防堵截,遷徙到智氏治下的人口不像兩年多前那麼多了。
與此同時,隨著智氏在秦地站穩腳跟,水利工程大肆開展,不斷有秦人加入到智氏治下。
人活著就有生老病死,不斷增加人口,以及每天都有人過世,增增減減之下讓著實讓智宵無法掌握精確資料,估測約有一百五十萬總人口是比較靠譜的一個資料了。
一百五十萬人口多嗎?在現代的話,一百五十萬人口也就一個小城市的規模;在春秋時代,一個家族治下有一百五十萬的總人口會顯得相當恐怖!
這麼說吧?五年前秦國的總人口也就約一百八十萬,作為當世第一經濟強國的齊國也就兩百八十多萬的人口,一些小國的人口只有可憐巴巴的兩三萬人口。
五年過去,秦國剩下多少人口呢?根據智宵從一系列資料去判斷,認為應該下降到一百五十多萬左右,反正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
同等人口之下,尤其秦國還是一個國家,怎麼面對智氏顯得那麼無力?
用現代的真例項子來打比方會比較通俗易懂,天朝一個強省就能跟歐羅巴除了俄、法、德、意、英之外的任何一個國家單挑。
智氏領先秦國什麼?因為智氏是晉國的卿位家族,僅僅是從精神層面就遠遠勝過陷入衰弱狀態的秦國了。
晉國是一個軍果主義國家,智氏爆兵最高峰的時期能夠拉出十七萬經過訓練的部隊,秦國作為一個國家卻無法集結起十七萬經過訓練的部隊。這個就是最為明顯的差距之一。
從開展農耕的面積來說,秦國不但跟晉國比較,甚至連智氏都不如。
智氏還能夠從晉國內部其餘家族以及外部列國購買物資。
秦國被堵在西邊一隅,想對外採購物資要問晉國同不同意。
現在還不是講科技代差的時代,哪怕智氏已經進入鐵器時代,秦國卻是處在青銅時代,雙方的裝備差距其實並沒有到天差地別的程度。
可是,瞭解上述那些情況之後,智氏作為一個家族能夠壓制秦國這個國家,馬上就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了吧?
智氏父子要回“新田”並不是說走就走。
智宵要安排西邊的一應事宜,頻繁召見核心族人以及家臣,根據今年的需要做出一連串的佈置。
在今年,智氏對秦國的襲擾力度會加大。
之所以加強襲擾力度,原因在於秦國已經從北部抽身,與其讓秦國將戰火引到涇水流域,不如智氏加大侵襲力度來掌握主動權。
只是隨著智宵決定加強侵襲力度,智氏還有水利工程以及函谷關工程,不免造成糧食上的緊張,宋國以及鄭國的糧食輸入就變得很關鍵了。
三天後,智氏與韓氏的隊伍一同從“智”地出發,走到“稷”地的時候,智氏分出一支隊伍向南拐。
分出來的隊伍首領是宰予,他將帶人南下,再經由周王室的地盤進入鄭國,前往“新鄭”跟鄭國君臣確認糧食輸入。
在鄭國辦完事情之後,宰予等人還會前往宋國,抵達“商丘”一樣是為了保證宋國按照協議交割糧食。
在糧食貿易上,主動向智氏提議交易的是宋國和鄭國,兩國並非是為了經濟上的利益,更多的是為了討好智氏。
如果說宋國和鄭國為什麼要主動賣糧食給智氏的話,隱性目的是讓智氏變得更強,進而使得魏氏、韓氏、趙氏對智氏更為忌憚,大機率逼迫魏氏、韓氏、趙氏加大對抗智氏的力度。
作為當世霸主國的晉國正在展現出極強的侵略性,每一個諸侯國都害怕自己會是下一個受害者,他們無法在軍事實力上與晉國抗衡,最大的奢望就是盼著晉國再次內亂了。
要是晉國能夠再次爆發一場大規模內戰的話,無疑對當世倖存各諸侯國……,尤其是那些不強不弱的諸侯國有著極大的好處。
即便晉國沒有爆發內亂,主動討好智氏的宋國和鄭國,兩國明白智氏一家獨強就能夠最大力度牽制魏氏、韓氏和趙氏,並且智氏的擴張方向在西邊,無疑在短時間內威脅不到宋國或鄭國的。
至於以後?多久的以後,智氏會是宋國和鄭國的威脅,誰又能夠知道呢。
從出發到二十四天後,智宵時隔將近兩年再次來到晉國都城“新田”之中。
進城回家的第一時間,智宵對程集進行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