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月玄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鬱新主政戶部,年紀也大了,不能去;其他人也不合適,皇上大概也沒有讓他金忠去 的道理;只有夏原吉年富力強,是最好的人選。
“臣認為,夏原吉最為合適。一則山野鄉間的折騰,十分勞苦,原吉年輕,有體力; 二則他為人縝密,心寬天地,有思路,有勁頭;三則部裡有鬱尚書擔著,出去個三年五載 的,不大緊要。”
皇上不便直說的,金忠說了出來,三言兩語,滴水不漏,既表達了皇上的心思,又叫同僚明白了他們自己不能去的原因。 “就依愛卿所言,命原吉為欽差,擇日前往浙西,給朕拿出一個圓滿的治水辦法。” “臣遵旨。”原吉忙叩頭謝恩。 皇上信任是一種榮耀,但受命就是一種責任了。拍了胸脯,應了皇差,事情若做不來,身家性命是小事,國家的工程,皇上的臉面就是大事了。原吉想,自己於水利也只一知半 解,並不在行,若無幾個行家幫襯,很難說能把官差做圓滿了。他想起了本部侍郎李文鬱, 平日的言談中,江河湖海瞭然於心,大江大河的走勢延伸,娓娓道來,倒是個很有見地的 人。於是,試探著薦其同往。
永樂對李文鬱不甚瞭解,沒有作聲。看出了皇上尚存疑慮的心思,吏部尚書蹇義說: “李文鬱雖有言過其實、好高騖遠的毛病,但此人曾在工部都水司任職,熟悉山川河流之 歷史掌故,又是原吉所薦,不會有錯的。”
“兩位愛卿薦舉,朕復何憂?就著李文鬱隨原吉到浙西去。”永樂欣然同意。 “我不能親往太湖,但會傾全力相助。”金忠一笑,“各部、尤其工部官員新近調任者多,治水之事未必諳熟。自大禹之後,歷朝歷代治水成功之例雖多,然一水一治,一事一議, 皆因其勢而利導之,才有勝算,以夏公之運籌,佐以文鬱,加上官軍,皇上儘可放心了。”
金忠的話讓永樂很興奮,臉上泛著暖暖的紅光,尤其在言及“一水一治”時,即是在 提醒原吉,也是在提醒各位大臣的處事方法,不照搬,不迷信,因地制宜,大事何患不成? 除了大類書,這是他即位後的第一個事關百姓生計的民生工程,他必須時時照拂,他盼望 著,也相信到浙西治水的夏原吉會早傳佳音,給他一份圓滿的答卷。
原吉剛到蘇州,永樂就把編纂大類書收集的關於水利方面的書籍賜給原吉,以供參考, 特命都察院僉都御史俞士吉送來;接著又採納蹇義的建議,把於水利方面擅長的大理寺少卿袁復也派來給原吉當助手。原吉之外,有李文鬱、袁復兩個懂水利的官員襄助,這治水大業也就更有希望了。
今天,欽差夏原吉乘一艘大船在太湖上巡視,侍郎李文鬱、少卿袁復以及相關地方大 員陪同,加上送書的俞士吉,方方面面聚齊了,最終敲定疏浚方案。數月以來,夏原吉分 別帶著蘇州知府虞謙、松江知府儀智、嘉興知府劉觀、湖州知府李慶等巡視了劉家河、吳 淞江、大黃浦以及沿江的州縣,實地踏勘,隨水就勢,對古之“三江”的水勢及分水洩洪 狀況有了更深的瞭解。
蘇州知府虞謙一直都是滿臉的官司。他的臉本來就黑,又有幾顆黑痣穩穩駐紮在瘦長的臉上,倒有了幾分清冷下的威嚴,很讓人生畏。今上說了,蘇州就需要他這樣的人。什麼意思?就因為元末張士誠盤踞著蘇州,和太祖抗衡,幾十年了,這股子勁還沒有過去。 古之就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農諺,外人看來,他是到了個富得流油的天堂,到了天堂 還不知足?可他總是報以一絲苦笑。
虞謙來蘇州的這一年多,賦稅奇重、怨聲載道的事不說,只這非旱即澇的災害就逼得 他拆東補西,捉襟見肘,前任的下獄更讓他每日裡膽戰心驚。眼前的風平浪靜,對他沒有 一點觸動,他的思緒似乎還停留在那驚心動魄的場景中。
“府內之長洲、常熟、吳江諸縣入夏後大雨滂沱,數日不息,農田盡沒於水,春花倒 伏於地,秧田淤水而無法播種, 圩埂、道路淹沒,河水漫山遍野,視若汪洋,阡陌縱橫 之良田倒成了船隻遊弋之航道。百姓仰天而哭,長跪水中祈天,壯者食以糠雜菱藻,老幼 乞行不得,多有投河自盡者!有心救難,無力迴天,看著慘狀,在下恨不能也隨他們去了。”
松江知府儀智,上了幾歲年紀,一副飽經風霜的面孔,文縐縐的,神情中滿是力不從 心的歉意。他說:“我輩三十幾歲列籍朝班,履職數十載,也走過幾個省府,卻從未見過 如此之大、如此時長的雨水。去載,上海、華亭、青浦三縣尤甚,雨至十月不休,高處積 水盈尺,窪下丈餘。受災農田數萬頃,倒坍房屋三千餘間,死亡二百餘人,大部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