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餘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窯洞裡,燕子在山牆的通口處新搭了一個巢,每天都有泥土掉下來跌落在炕上,王家奶奶專門拿個蛇皮袋墊在上面。老一輩的人有個說法,燕子是靈鳥,飛到家裡是平安吉利的好彩頭。這些燕子在這裡安家已經六七年了,年年回來。王家奶奶已經習慣了燕子唧唧唧唧的叫聲,等小燕子孵出來,見到老燕子啄食回來,圍在窩裡伸長脖子探出頭,張大嘴巴爭先恐後的叫嚷著。
,!
出太陽的時候,王家奶奶都會撩起前襟,放燕燕在衣襟裡面,撩起“搖籃”咯噔咯噔的去曬太陽聊天。燕燕每看見奶奶,都興奮的撅起屁股瞪著腿,手舞足蹈的睜大眼睛,張開嘴巴笑。
“歲娃娃的毛病好慣,看看這個小機靈,知道我要來抱她出去浪浪了,走!今天咱們去王溝奶奶家串門去。”王家奶奶把一塊尿布墊在燕燕屁股下面。這些尿布都是大人們穿舊的純棉線衣線褲,或破舊的床單裁剪成的,有的還是上面的哥哥姐姐用過的,王家奶奶用肥皂洗乾淨,大太陽曬乾,儲存起來後面的孩子繼續用。她看見貓吖在整理尿布,便說:
“這幾塊用的久了,像蜘蛛網一樣不吸水了,擦了屁股就丟了去,”
“就是,昨天就把一塊擦完丟了,現在大點了,用不了多少了,按時把著一尿,養成習慣白天就用不著了。”貓吖說完轉過身對著鏡子用篦子梳理著頭髮,繼續說道:“媽,娃剛吃飽你抱上轉去,我去鋤卯上麥子地裡的草,燕燕她爸昨天回來說,火燕麥多的都把麥子遮蓋了,順便挖些芥菜回來。”
“就是,今年地裡墒好,雜草也多,要趕緊除草呢,胡麻地裡的灰條都要鋤了。”
王家奶奶撩起衣襟出門了,形似一個圓規輕巧的跨過大門檻,消失的門洞裡。
燕燕四個多月的時候,貓吖的奶水不夠了,孩子餓的經常哭鬧,貓吖就把饃饃掰碎了用開水泡軟,加點糖,有時也放點炒熟透的蔬菜。或者大人煮的麵條在鍋裡多燜幾分鐘,摻雜著喂來吃。每次孩子吃不飽奶,就蹬直了腿哭鬧不止。正好同村楊志平媳婦也在餵養孩子,聽說她的奶水充足,經常一個孩子吃不完。王家奶奶提了十個雞蛋去了趟志平家,志平媳婦就成了燕燕的奶媽,貓吖每天抱著燕燕早晚吃一趟奶,志平家的老二小娟,比燕燕大四個月,每次看見燕燕去她媽媽懷裡吃奶,都會咧著大嘴巴嗚嗚的哭啼。一個飽嗝後,燕燕才會滿足的轉頭四處找尋媽媽。六個多月時,經過幾天的哭鬧煎熬,燕燕徹底斷了奶,饃饃、稀飯、爛麵條成了主食,身體看著瘦弱單薄,卻機靈好動,很少感冒生病。
除了雨天不能幹活外,存生每天早出晚歸給人打零工,砌牆、盤炕、箍窯、盤灶。那時人們:()白家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