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懷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琵琶是江南絲竹的扛鼎樂器,吳儂軟語指的蘇州,上海一帶。
琵琶加吳儂軟語就是評彈。當然評彈的內容可以是包羅永珍的。
這就是中國人的文化,程式化的表演,只是講述是不同的。
上海的滑稽戲和周的上海清口,算是脫口秀的中國化的表現。
其實不然,脫口秀是西方自嘲的一種形式,
或者說西方話語一個民間的出口。
中國的民間戲曲是以唱為主的,說得少,以唸白為輔。
明清的崑曲不是唱給老百姓聽得,基本也聽不懂。
直到京劇的出現,才開風氣之先河。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而至今。
所以說現代文化的創新就是內容的創新。崑曲尤為如此。
抱著原來奼紫嫣紅那一套,固然是傳承,然而沒有創新。
前一陣子,上海來了個幾個友人,歡聚並歌唱著,唱的好在基本都是原創。
寫了一首相見歡以合之:
相見歡
惠美懐香四周小別後
橋下波螺小院唱春秋
上海灘棧橋邊火爐收
晚看青青月色照眉頭
於懐陽
友聚青島爸爸笑
那年在上海,夜半時分,和歌舞團的演員們在一起聊天,說的什麼忘記了,濃妝豔抹的樣子記住了。坐在一邊,搖著腿,開開心心的。人說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我說希望有緣人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