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尺勿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敏在軍營到處巡視了一番,除了火槍營的軍士還算像軍營,其他部隊和大明的衛所兵沒有多少區別,就是披著甲冑的農夫。
洪敏拿起朝鮮的火繩槍看了看,這是仿造葡萄牙傳教士的火繩槍,工藝上有所改進,重十二斤左右,管口的口徑不一大約在11毫米,都是用手工打造,能看到鐵管的交接處,明顯不是鏤空槍管,而是用鐵片敲打捲起來。
洪敏對於古代的制槍還是有點好奇,叫來工匠鐵匠問造槍的過程。
工匠透過翻譯解釋起來,打造槍管前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米的圓柱體鋼芯作為冷骨。接著,他們將燒至一定溫度的熟鐵取出,用錘將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使其捲成一根鐵管。在這個過程中,鋼芯會不斷被抽出並用水冷卻,以防止鋼芯和熟鐵焊接在一起。這樣製成的鐵管厚度約為一公分,確保銃管結實耐用,能夠承受連續發射。
第二步,焊接。由於三尺以上的長銃是一節節焊接而成的,因此焊接的質量直接關係到銃的安全性。工匠們將焊接得天衣無縫的銃管視為制銃成功的關鍵。明代中期,由於倭寇侵略,明軍工匠為了省事,造成了很多事故。
《紀效新書》中記載:“近來,洞曉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不任怨任真責成工匠,聽其捲成鐵筒,粗細薄厚不均 ··· 甚至單筒捲成,舉即炸損。”
因此,軍隊對鳥銃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在將鐵管放入爐中燒至白熾後,工匠會準備一根與之前相同的鋼芯,長度要長於成銃的長度。
然後,他們將已燒至紅亮的鐵管套在鋼芯上,由主匠將其介面處大力敲砸成一體。同時,輔錘手會在鐵管的焊介面撒上白銅粉,以增強焊介面的結實度,避免留下斷層或虛焊。鋼芯也會隨時被抽出並冷卻,而鐵管則回爐加熱。最後,打成的鐵管就成為了銃管的雛型。
雙層複合式銃體與上述方法有所不同,它直接在一根一米長的鋼芯上裹以紅鐵。當第一層鐵包裹好以後,在這層銃體上再裹一層,使內銃的接合口被外層銃體包裹結實形成複合體。
從技術上來看,雙層複合銃比三段接合銃更科學,銃體結合更堅固。雖然這種銃管無法制造出很長的鳥銃銃管,但口徑可以做得比第一種鳥銃大,因此在有限距離內的威力也更大。(在倭國,這種大口徑短銃體的鳥銃被稱為鐵炮。)
第三步,修整。早期的鳥銃銃管常做成八稜型,銃體一頭粗一頭細,粗的一頭做銃腹,細的一頭做銃口。準心和照門火臺都是在銃體焊接後,用同樣的方法打焊上去的。準心和照門在未加工前只是一些凸起,沒有實際作用。
火臺在打焊前銃體和火臺上都預先鑽好了傳火孔,要對準傳火孔的位置焊上,不可堵塞。這時,鳥銃還是粗胚,工匠需要重新鑽出銃鏜,挫出準心。
由於當時的工藝限制,鋼芯斷面並非純圓,且芯體不直,鏜內也粗糙不平,需要用鑽頭將銃鏜鑽大鑽光。
用木做框架,圓形石盤做慣性輪,繫上皮條後用人力拉動,使石盤帶動鑽頭旋轉。在明代,好的鑽頭與挫刀等硬鋼製作的工具都採用墮子鋼,鋼性並不很硬,因此製造鳥銃一半的時間都是在鑽銃膛,刮膛銃。其時間可長達一個月。
《紀效新書》記載:“(鳥銃)原孔甚小,用鋼鑽鑽之,一日鑽寸許,至底為止,一月鑽光為上。”由此可見,當時制銃工廠的產量不會很高,因為在這種工藝下,需要的大量熟練工人和大量裝置對工部來說是無法大批次裝配的。
鳥銃的扳機及龍頭(固定火繩點火物)做為一整套機構常由銅匠製造,其扳機、龍頭、罩殼、火門蓋都採用銅材料。
鳥銃的裝配是整槍製作的最後一步,關鍵是銃管和銃床的連線,銃床的製做是最簡單的,只要木材選配得當,要求堅韌、吸水少、幹後不變形、不開裂,一般都沒問題。
只是連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鉚接。一種是用銅箍或繩子將銃管紮在銃床上。鉚接的槍管在日本和歐洲的火繩槍上常見,在鍛造銃管時要在銃管下端預先做出兩至三個類似半個錢幣凸起,凸起是順銃管方向的,然後在凸起上橫向打孔,同樣在銃床上也要在同一位置打穿幾個小孔,裝配時只要把銃管對準位置安放在銃床上,並橫向穿上鉚釘,這樣鳥銃就裝好了。
聽著這個老工匠訴說過程,心裡也想著曾經看到過的記載,看來這老工匠還是有見識,比大明的工匠還要強,這火槍的質量也比大明的要好得多,大明主要是層層剋扣太多。
在要求士兵進行火槍射擊後,洪敏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