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假借一具骷髏之口,闡述了“死”所蘊含的那種無與倫比的快樂,甚至宣稱即便是貴為一國之君所能享受到的歡樂,都無法與之相媲美。
只見那具髑
骷髏侃侃而談道:“一旦身死魂滅,便無需再對高高在上的君主俯首稱臣,也不必受下級臣子們的掣肘約束,更不用操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繁雜事務。就這樣隨心所欲、悠然自得地將整個天地視作自己的歲月春秋,這般逍遙快活,縱使是那些坐擁天下、南面稱王之人所體驗到的極致樂趣,恐怕也是望塵莫及啊!”
問題在於,對於這件事情,你究竟是否相信呢?要知道,在那一則則充滿智慧與哲理的寓言故事當中,就連莊子本人都是不相信的呀!所以才有了接下來莊子所說的這番話語。
莊子緩緩開口說道:“假如現在由我去請求掌管生死命運的神靈——司命,讓其施展法力來恢復你的身體形態,並賜予你完整的骨肉肌膚。如此一來,你便能夠重新回到父母身旁,與自己的妻兒相伴,還可以跟鄰里街坊以及親朋好友們再度相聚。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具骷髏竟然露出了不悅之色。只見它眉頭緊皺,額頭深深地凹陷下去,彷彿承載著無盡的憂愁一般。緊接著,從它那張空洞的嘴巴里傳出了一陣低沉而又堅定的聲音:“我又怎能捨棄那種連帝王所享受的歡樂都無法與之相媲美的愉悅,轉而再次承受人世間的種種辛苦勞累呢?”
無論如何,莊子透過講述這兩個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成功地撼動了一直以來深深紮根於我們腦海之中的那個觀念——死亡無疑是一件極度恐怖、異常悽慘且讓人完全難以接受的事情啊!
對死亡的恐懼,猶如一層濃厚得令人窒息的霧霾,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將人們緊緊包裹其中,無法掙脫。然而,就在這無盡的黑暗與迷茫之中,莊子宛如一道閃耀的曙光,輕輕撥開那層厚重的陰霾,露出一個小小的角落,讓一絲微弱卻又充滿智慧的光芒得以滲透進來。
說到底,人們那種貪生怕死、好生惡死的心態,其實不過是源自於內心深處的分別之心而已。這種分別心使得我們過分關注生死之間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對死亡的極度恐懼和抗拒。
學習道家之道,從某種深刻的意義上講,正是要幫助我們逐步放下這份對死亡的恐懼。因為只有當我們真正能夠坦然面對死亡時,才能超越生死的束縛,領悟到生命更深層次的真諦。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當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有些人原本身體並無任何明顯的病症,但一旦聽聞自己患上了所謂的“絕症”,精神便會瞬間崩潰,彷彿整個世界都已崩塌。而往往沒過多久,這些人的病情果真急劇惡化,最終真的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可以說,他們並非死於疾病本身,而是被那個可怕的“死亡”念頭給活活嚇死的。
芸芸眾生談死色變,對死亡避之不及,不過是被表象的生死所迷惑罷了。
鮮有人知曉,生命如同潺潺流水,在時光的長河中以各種形式流轉不息,而肉體在“物化”的過程中,恰似一艘承載生命的航船。
此站已至,下一站換乘另一艘船罷了。
至於換乘何種船隻,就看各自的機緣造化了——你的心境修煉得如何?你的精神境界是得到了昇華,還是陷入了墮落呢?
莊子在《大宗師》中言道,精神境界的昇華共有七層境界,而那至高無上的一層,名為“入於不死不生”。
何為“入於不死不生”?
即是體悟到本無生的真諦。
無生,何來死?
知曉無生死可了,便是了卻生死。
只可惜,莫說能夠真正了卻生死了,即便是懂得生命意義在於了卻生死的人,也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人仍沉浸在夢境之中,茫然地苦苦掙扎。
至於莊子筆下的真人,他們猶如洞悉生命奧秘的智者,能夠超脫生死的束縛,宛如自由翱翔於天際的飛鳥。
《大宗師》中記載:
古之真人,不貪戀生命,不畏懼死亡。他們的出現,不會欣喜若狂,他們的離去,也不會抗拒排斥。逍遙自在地往來,如此而已……
真人證得“無生”之境,猶如明悟了身心如幻如垢,肉體和意識心皆為心鏡中的幻影,生死自然亦是幻影。
此生經歷的種種,與心鏡,即你真實的生命久遠以來所承載的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
所以真人們怎能不豁達?這並非偽裝,而是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