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的簾子一掀,馗兒往裡看去,只見床上坐著一個年輕婦人,正聲聲喊疼,旁邊有個接生婆緊緊扶著她。這屋子佈置得硃紅明亮,十分華麗。馗兒剛一回頭,就被鬼卒一把推到了床上。只聽“呱”的一聲,馗兒已經投胎出生了。接生婆抱起來一看,是個男孩。蘇氏夫人高興極了,趕忙向程翰林報喜。程翰林也十分欣喜,就給孩子取名叫程覃。
馗兒投胎的時候,沒喝迷魂湯,心裡明白得很,但輕易不敢說話。過了三朝、滿月,他漸漸長了些見識,卻總是不想家。長到一兩歲時,只會認人,還不會說話。程翰林夫婦擔心他真是個啞巴,也沒辦法問他。
有一天,程翰林和程斤在書房裡講書,家人來請他們吃午飯。正巧程覃在書房裡玩耍,他心裡想:“我哥哥年紀都過二十了,連個秀才都考不上,肯定是文章寫得不好,我得找出來看看。”於是他把外門關上,走到屋裡,爬上椅子,從書裡翻出三篇還沒動筆的文章,看了一遍後,忍不住大笑道:“這樣的文章,難怪考不上。”說完,他磨好墨,潤好筆,大刀闊斧地批改起來,不一會兒就把三篇文章改完了。最後還題了一首七言律詩作為總評,詩是這樣寫的:
“軋茁殊屬太支離,外落孫山固所宜。
書讀五車方為富,文成七步始稱奇。
少年不受懸樑苦,老歲無聞後悔遲。
從此問津尚未晚,將來應有入彀時。”
批改完後,他把三篇文章仍舊放回書裡,從椅子上下來,開啟門,就到院子裡去了。程翰林吃完飯,帶著程斤回到書房坐下。程斤發現他的書放得位置不對,就拿過來翻開一看,只見三篇文章都被人動過筆,心裡很詫異,說:“這是誰,竟敢來糟蹋我的東西?”於是把文章拿給父親看。程翰林看了看,覺得批評得很恰當,詩句也明白易懂,只是字寫得不太像樣。他心裡也覺得奇怪,就把看門的叫來問道:“我去吃飯的時候,有什麼人進書房了?”看門的回答說:“沒有外人,就二相公進來了,關上了門,玩了一會兒,就開門出去,到院子裡去了。”程翰林心裡疑惑:“難道是他?”回到院子裡,把程覃叫過來,追問道:“你哥哥書房裡的文章,是你批改的嗎?”程覃只是搖頭。程翰林又說:“夫人,你再仔細問問他。”蘇氏夫人想盡辦法嚇唬逼問,程覃終於忍不住開口回答道:“是孩兒一時淘氣,父親大人不必責怪。”程翰林夫婦見程覃不僅會說話,還通文理,心裡又驚又喜。
有一天,程翰林考問程覃五經、左史以及諸子百家等書籍,程覃對答如流,什麼問題都難不倒他。程翰林這才知道,程覃前世是個飽讀詩書、無所不會的人。於是他對夫人蘇氏說:“這孩子日後必定能振興家門,可不能把他當成普通的庶子看待。”蘇氏夫人回答說:“這還用你說。”從此,程覃就和程斤在一個書房裡唸書。程斤雖是哥哥,反倒受弟弟程覃的教導。經過一段時間的朝夕切磋,一半年下來,程斤也被點撥得開竅了,後來和程覃同年考中了秀才。
程翰林家有一件傳家之寶,是兩枝金如意。十年前,程夫人夜裡夢到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子走進她屋裡,拿走了一枝金如意,還說:“程太太,我先借去用一下,十年以後,一定奉還。”天亮後,程夫人一看,金如意果然少了一枝,到處找都找不到。時間久了,也就不再提這件事。等到程覃出生後,程夫人在佛前求了一簽,籤文是這樣的:
“玉麟成雙非無緣,如意一支暗引前。
寶物還家可坐待,何妨借去已多年。”
程夫人把籤帖拿給程翰林看,程翰林說:“覃兒日後長大成人,說不定真能讓你再見到這金如意,也未可知。”暫且不提此事。程覃考中秀才時,年僅八歲,十歲就補了廩生,十二三歲就成了錢塘縣的大名士。他侍奉父母極為孝順,對待兄長也十分恭敬,每天和程斤一起發奮讀書。但家裡人只要一提起“師弟”兩個字,他就忍不住落淚,說起“姊妹”兩個字,更是整天傷心哭泣。父母問他原因,他卻始終不肯說。程翰林猜測這事兒和他的前世有關,從此以後,夫婦二人也就不再問他了。馗兒轉生的事情,暫且說到這裡。
不知秋英在那邊受罪情況如何?欲知後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