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澤巖勇闖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幕如一塊沉重的黑布,嚴嚴實實地籠罩著大地,萬籟俱寂。

唯有李雲房間內的燭火在不安地跳動著,映照著他那滿是疲憊卻又充滿思索的面容。

李雲躺在床上,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床前的書案。

書案上雜亂地堆放著各種圖紙、書籍以及關於軍事器械的手稿,這些無一不彰顯著他近日來為提升軍隊戰鬥力所付出的心血與努力。

他的腦海中不斷地翻騰著各種念頭,如同洶湧的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久久無法平息。

“火槍、火銃、手槍、燧發槍……” 李雲口中唸唸有詞,這些火器的名字就像是咒語一般,在他的腦海中反覆迴響。

火槍,雖說在射程上有一定的優勢,可那緩慢的裝填速度以及在惡劣天氣下的不穩定表現,實在是讓人頭疼。

火銃呢,近戰威力固然可觀,但其笨重的身形嚴重影響了士兵的機動性。

手槍倒是小巧便攜,在近身纏鬥中或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裝彈量和射擊精度卻始終不盡人意。

至於燧發槍,李雲深知其相較於其他火器的先進性,那更為便捷的點火裝置,能夠讓士兵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更快地發動攻擊,可大明軍隊中目前裝備的數量實在是少得可憐,而且製造工藝複雜繁瑣,成本居高不下,難以大規模列裝。

突然,李雲的腦海中猶如一道閃電劃過,照亮了他思維中的某個角落。

“宋應星!《天工開物》!” 李雲猛地坐起身來,眼中閃爍著驚喜與懊悔交織的光芒。

他怎麼就把這位明朝的巨匠給忘記了呢?

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那可是一部集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之大成的奇書啊!

書中對於各類金屬冶煉、機械製造等方面的記載,說不定就隱藏著改進火器製造工藝的關鍵線索。

緊接著,另一個名字也從他的記憶深處浮現出來 —— 畢懋康。

李雲清楚地記得,畢懋康在火器研究領域也有著非凡的造詣。

他曾聽聞畢懋康對手槍等小型火器有著獨特的見解和創新的設計理念,只是一直以來,都未曾將這些線索有效地串聯起來。

“我怎麼就如此糊塗!” 李雲不禁自責道,“這畢懋康的研究成果,不就像是手槍的前世今生嗎?

他所探索的方向,極有可能為我們如今的火器改進提供靈感,而宋應星的知識體系,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解決製造工藝上的諸多難題。”

想到這裡,李雲再也坐不住了。

他迅速翻身下床,走到書案前,拿起毛筆,在一張信箋上奮筆疾書起來。

片刻之後,他將寫滿字的信箋小心翼翼地摺疊好,裝入信封,然後喚來了一名親信。

“你立刻將這封信送到情報局,親手交給李密局長。” 李雲神色嚴肅地說道,“信中我已命他全力搜尋宋應星和畢懋康二人的下落,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要儘快找到他們。

這二人對於我大明提升軍隊戰鬥力至關重要,關乎著我大明的生死存亡,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親信接過信封,鄭重地點了點頭,轉身快步走出了房間。

李雲站在處在,目光透過窗戶,望向那漆黑的夜空,心中暗暗祈禱著情報局能夠早日找到這兩位關鍵人物。

他深知,這或許是大明在軍事技術上實現突破的一次難得機遇,而他必須緊緊抓住,哪怕前方荊棘叢生,也絕不能放棄這一絲希望的曙光。

在這寂靜的夜晚,李雲的心中重新燃起了鬥志,他彷彿已經看到了經過改進後的火器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為大明的軍隊帶來勝利的曙光。

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地將大地籠罩其中,萬籟俱寂,只有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打破這死一般的寂靜。

在距離濟南府幾千裡之外的瀋陽城外,寶山率領著他的隊伍正星夜兼程地朝著目的地疾馳。

此刻,他們宛如一群潛伏在黑暗中的獵豹,秘密蟄伏在距離瀋陽城五十里的一個小村莊邊緣,靜靜地等待著最佳的時機。

士兵們隱藏在村莊周圍的樹林裡,個個面色疲憊但眼神中依然透著堅毅。

他們身著的鎧甲在微弱的月光下閃爍著冷峻的光,手中緊握著的武器,彷彿也在這靜謐的氛圍中積蓄著應力。

寶山站在一棵粗壯的大樹下,目光深邃地望著瀋陽城的方向,心中既有著對即將到來的任務的忐忑,又有著對勝利的渴望。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