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輔佐李世民三十餘年的貞觀第一謀臣名相。他是“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謀劃者。也是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的重要助力人。李世民更是稱讚他“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他就是功高震主但得以善終的大唐梁國公,房玄齡。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唐朝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可是大唐啊!開放、包容、充滿魅力。王維一句:“遠人盡有如歸樂,此是唐家全盛時”!道盡了大唐的盛世繁榮景象。
而在唐朝的眾多皇帝之中,唐太宗李世民又是最耀眼的那個,他在位期間,開創了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史稱“貞觀之治”。但實際上,唐太宗李世民能夠取得這番偉大的成就,離不開一位賢相的輔佐,他就是房玄齡。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唐初著名宰相、政治家、史學家。李世民帳下的得力謀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公元579年,北周大象元年。房玄齡出生於清河房氏。
房玄齡家門顯赫,他的曾祖父房翼,曾任後魏的鎮遠將軍、宋安郡守,世襲壯武伯爵位。他的祖父房熊,初仕任褐州主簿。他的父親房彥謙,曾任隋朝的司隸刺史、涇陽縣令。房彥謙愛做學問,廣泛涉獵儒家經典,也是魏、齊當地有名的大儒。
房玄齡自幼耳濡目染,聰慧敏捷,博覽群書,擅長草書、隸書,很會寫文章。《舊唐書》記載:“玄齡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新唐書》也記載:“玄齡幼警敏,貫綜 墳籍,善屬文,書兼草隸。”房玄齡十八歲的時候,齊州舉進士,他應舉於進士科,朝廷授予他羽騎尉的職務。他的父親房彥謙去世後,房玄齡擔任隰城縣尉。
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李淵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軍,這時正任隰城縣尉的房玄齡,他以犀利的眼光,篤定李世民是明主,於是他毅然決然脫離隋王朝,前去投奔了李世民。
房玄齡與李世民初次相見,便猶如伯牙遇子期,二人暢談天下大勢,房玄齡憑藉對局勢鞭辟入裡的分析以及不凡的氣度與才華,讓李世民大為賞識,李世民當即任命房玄齡為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舊唐書》記載:“玄齡杖策謁于軍門,溫彥博又薦焉。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從此,房玄齡成為李世民帳下的智囊,在跟隨李世民統一全國的漫長戰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房玄齡為了報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他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每攻滅一方割據勢力,軍中其他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只有房玄齡首先收攏人才,將富有謀略和驍勇善戰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與他們結為朋友,共同為李世民效力。李世民擊破王世充後,房玄齡認為張亮倜儻有智謀,遂推薦給李世民,任秦王府車騎將軍。還有薛收、李大亮、杜如晦等,都是經房玄齡舉薦以後,得到李世民重用的,後都位至卿相。《新唐書》記載:“征伐未嘗不從,眾爭取怪珍,玄齡獨收人物致幕府,與諸將密相申結,人人願盡死力。”
公元618年,隋大業十四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房玄齡被任命為秦王府記室。
房玄齡在秦王府長達十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負責管理文牘,每逢軍書奏章,停馬立成,文字簡約,義理豐厚。李世民曾說,漢光武帝自得鄧禹之後,門人更加相親相近,自從我有了玄齡,就像光武有了鄧禹一樣。李淵也曾說,房玄齡這人深識機宜,應當委以重任。每次為我兒陳述事情,千里之外如同對面講話一樣。能得到兩代帝王如此之高的評價,可見房玄齡的才幹和品德都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
後來,李世民與他的兩個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矛盾愈演愈烈。
李世民南征北戰,功勞赫赫,手下的能人異士更是數不勝數,這讓身為太子的李建成感到十分的不安,李元吉與李建成關係十分親密,兩人按耐不住想要對李世民下手。而李世民亦不甘久居人下,雙方矛盾的激化使得局勢劍拔弩張。
房玄齡以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早早地察覺到了這種危險的局勢。他知道,如果任由這種矛盾發展下去,不僅李世民的個人命運堪憂,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將陷入無盡的動盪與混亂之中。
房玄齡在秦王府中有著極高的威望與影響力,他私下找長孫無忌,將當前的形勢講給長他聽,房玄齡認為,雙方已經結怨,一旦禍患暗發,不只是秦王府難以收拾,就連國家存亡都成問題。《舊唐書·房玄齡》記載:“玄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