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勾踐平時畢恭畢敬,任勞任怨,夫差認為勾踐是真心臣服,對勾踐有了惻隱之心,囚禁三年後,將勾踐放回了越國。
公元前490年,勾踐回到越國。勾踐回國之後臥薪嚐膽,勵精圖治。范蠡與文種共同輔佐勾踐,擬定興越滅吳九術。
范蠡在越國復興以及滅吳的過程中,多次巧妙地運用離間分化的謀略,給吳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他深知吳國朝堂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吳王夫差好大喜功,容易聽信讒言,而伍子胥等忠臣一心為國,卻時常與夫差的想法相悖。於是,范蠡透過重金賄賂吳國的奸臣伯嚭,讓他在吳王面前詆譭伍子胥,同時又巧妙地製造一些假象,讓吳王對伍子胥產生猜忌,最終導致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伍子胥的死,使得吳國失去了一位能征善戰、忠心耿耿的棟樑之臣,朝堂陷入混亂,國力也隨之受到嚴重影響,為越國最終戰勝吳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范蠡不僅有著出色的政治謀略,在軍事戰略謀劃和指揮作戰方面也有著卓越的才能。在越國國力恢復後,范蠡根據吳、越兩國的地理形勢、兵力對比以及雙方計程車氣等因素,制定了一系列的戰略戰術。他先是建議勾踐加強越國的邊防建設,鞏固本土防禦,避免吳國的突然襲擊;然後,透過長期的訓練和準備,打造出了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強大的越軍。
公元前473年,時機成熟,勾踐果斷指揮越軍發起滅吳戰爭。范蠡在這場戰爭中展現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戰略眼光。他採用了諸如迂迴包抄、聲東擊西、圍而不攻等靈活多變的戰術,在多次戰役中擊敗了吳軍。
最終,吳軍被打得全線崩潰,吳王夫差被圍困在姑蘇山上,范蠡親自擊鼓指揮軍隊進攻,吳王絕望之中只得自刎,吳國滅亡。越國成功實現了復仇的目標,成為了春秋時期的一方霸主。
勾踐稱霸後,范蠡因功被勾踐封為上將軍,達到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輝煌頂點。但范蠡知道,勾踐這個老闆,只能與之共患難,不能與之同安樂,如不及早激流勇退,日後恐無葬身之地。於是范蠡向勾踐請辭,請求退隱山林,勾踐不許,范蠡只好不辭而別,帶了些盤纏和珠寶,攜帶家眷,悄然離開了越國,乘船離去。
范蠡走之前還寫了一封信給文種,告訴文種,勾踐是可共患難,不可共享樂之人,讓文種儘早遠離。《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但文種捨不得富貴生活,並沒有聽范蠡的話離開。後來,文種被勾踐安上了莫須有的罪名,最終引劍自刎。“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自此成了千古名句,被後代諸多名臣都引以為戒。
提到范蠡,自然避不開西施。西施是勾踐在施展滅吳九術中的美人計時,范蠡跋山涉水才找到的一位才貌雙全的奇女子,她深知國家大義,為了覆滅吳國,她選擇配合勾踐的滅吳大計,甘願獻身夫差。吳國滅亡後,西施也隨之下落不明,成為歷史謎團。在諸多傳說中,最為人接受的說法是被范蠡帶走了。可能是後世之人同情西施一生,皆希望她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吧。跟隨范蠡歸隱鄉林,享受生活之樂,這未嘗不是一種人性最美好的祝願。
離開越國後,范蠡輾轉來到了齊國,他更名改姓,自稱鴟夷子皮,在海邊定居下來,開始了他的商業生涯。
范蠡的商業經營十分靈活,他不拘泥於某一種商品或某一個行業,而是秉持著多元化發展的理念。他既從事農業、漁業等基礎產業,保證了穩定的物資來源和收入,又積極涉足商業貿易、手工業等領域,透過不同行業之間的互補,降低了商業風險。此外,他還善於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調整自己的經營專案,哪裡有商機就往哪裡發展,使得他的商業帝國不斷壯大,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
在商業活動中,范蠡非常重視資訊的收集與分析,他派出手下的夥計或者親自前往各地瞭解市場的供需情況、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政策法規等資訊,並且能夠對這些繁雜的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商業機會。他還會關注各國之間的政治局勢變化,因為這些變化往往會影響到貿易的暢通以及商品的價格,透過及時掌握這些資訊,他能夠提前調整自己的商業策略,規避風險,把握商機。
范蠡雖然追求利潤,但他並不主張透過抬高物價、牟取暴利的方式來獲取財富,而是提倡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他認為,透過降低商品的利潤空間,以相對較低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