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部的不穩定因素?。
其次,孫策去世時,北方的曹操已經打敗袁紹,意圖南下統一中國,這對江東政權構成了外部威脅?。此外,江東境內的山越民族屢次反叛,邊境的李術也意圖造反自立,這些都是江東政權面臨的外部和內部危險?。
孫權接替孫策後,靠著周瑜等人的全力支撐才逐漸穩住局面,此刻正是用人之時,周瑜當然不能把魯肅這個人才放走。在周瑜的勸說下,魯肅放棄了另投他人的念頭。周瑜向孫權推薦了魯肅,說他有才幹,可為輔佐之臣。並且建議孫權應該多方尋找魯肅這樣的人才,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這樣方能成就大業。《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記載:“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
在周瑜的推薦下,孫權約見魯肅,兩人見面後相談甚歡。待眾人離去後,孫權單獨留下魯肅,合榻對飲,邊喝邊聊,向魯肅問策。這便是歷史上與 “隆中對” 齊名的 “榻上策”。
魯肅敏銳地分析天下大勢,指出漢室已經如大廈將傾,無法再恢復往日的興盛,而曹操的勢力正如日中天,難以在短時間內被消滅。因此,孫權不應該再將希望寄託於輔佐漢室,成就齊桓、晉文那樣的功業,而應該有更長遠的戰略規劃。
基於對當時形勢的判斷,魯肅建議孫權立足江東,鞏固統治地位,發展經濟與軍事力量,等待天下局勢變化。彼時北方的曹操與袁紹正在進行官渡之戰,勝負未分,無暇顧及南方,這為孫權在江東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在鞏固江東的基礎上,魯肅提出進一步的擴張計劃。
首先,孫權應先消滅黃祖,黃祖乃劉表部下,又是孫權殺父仇人,消滅黃祖不僅可為孫堅報仇,還能開啟荊州東大門,為後續西進戰略奠定基礎。
接著,孫權應順勢進攻劉表,奪取荊州地區。荊州地理位置重要,沃野萬里,士民殷富,是建立帝王之業的重要基石。佔據荊州後,繼續向長江上游發展,盡力佔有長江以南全部地區,全據長江流域,憑藉長江天險,建立穩固防線和強大勢力範圍。
最後,在實現上述戰略目標,擁有雄厚實力和穩固根據地後,孫權便可稱帝建號,進而謀取天下,成就如同漢高祖劉邦那樣的帝業。
魯肅的 “榻上策”,充分展現了他作為頂級戰略家的才能。這一戰略為東吳提供了清晰的發展路徑,從鞏固江東本土統治,到向外拓展勢力範圍,再到參與天下爭霸,層層遞進,有條不紊。
正是按照 “榻上策” 的指引,東吳逐步消滅黃祖,在荊州地區不斷擴大影響力,為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魯肅的 “榻上策” 比諸葛亮的 “隆中對” 早八年,且他們對當時局勢的判斷,核心內容基本一致。其重要性對於東吳而言,絲毫不亞於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 “隆中對”
孫權對魯肅的才能和眼光讚賞有加,視魯肅為心腹重臣,極為器重他。孫權還厚賜魯肅,使魯肅家恢復往日的富裕。魯肅也全力輔佐孫權,每遇大事,皆參與謀劃,成為孫權手下首席謀臣。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荊州,劉表病死,劉琮投降。隨著形勢的變化,魯肅以其敏銳的洞察力,深刻意識到東吳與劉備單獨對抗曹操都毫無勝算,唯有聯合起來,才能形成一股足以與曹操抗衡的力量,於是魯肅及時調整“榻上策”的戰略方針。
魯肅先是勸說孫權召回正在鄱陽湖練兵的周瑜,而後不顧個人安危,多次穿梭於東吳與荊州之間,憑藉自己的口才、對局勢的深刻理解以及真誠的態度,與劉備、諸葛亮等深入交流,詳細分析聯合抗曹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最終說服雙方摒棄前嫌,攜手合作。
赤壁之戰能打起來,孫權的決斷至關重要,周瑜和魯肅的謀劃缺一不可,而且在赤壁之戰中,東吳是絕對的主力,魯肅協助周瑜指揮戰鬥,巧妙運用兵力和火攻等戰術,成功擊敗了曹操的大軍。這一戰不僅展現出了魯肅出色的軍事才能和組織協調能力,更為孫權保住了江東基業,使得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赤壁之戰後,孫權愈加倚重魯肅,魯肅的威望和地位也達到了頂峰。此後的時間裡,魯肅一方面在竭盡全力的維護孫劉聯盟,另一方面主張發展經濟、文化等事業,以此提高江東的綜合實力。同時,他還積極推行外交策略,與周邊勢力建立了友好關係,為江東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周瑜病危,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接替自己。孫權採納了周瑜的建議,當即任命魯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