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見日,對諸葛亮的才能欽佩不已,當即懇請他出山相助。諸葛亮感於劉備的誠意與興復漢室的大志,欣然應允,從此開啟了他輔佐劉備成就帝業的輝煌征程。《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只幹了兩件事情,就為劉備爭奪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一件事情是諸葛亮利用劉表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為劉備建立了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
劉表的長子劉琦與次子劉琮,為了繼承人之位,矛盾愈演愈烈,尖銳至極。劉表在後妻和下屬的影響下,偏愛次子劉琮,對長子劉琦心生嫌惡,這讓劉琦日夜擔驚受怕。劉琦用上屋抽梯的手段獲得了諸葛亮的幫助,諸葛亮建議劉琦遠離荊州,以此保全自身。於是劉琦主動向父親劉表請求,去江夏做了太守。劉琦任江夏太守後不久,劉備便派遣關羽前往江夏,表面上協助劉琦鎮守江夏,實際上則是借劉琦之名,建立了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後來這支軍隊成了劉備與東吳聯合抗曹的資本,也成了劉備爭奪天下的主力軍。
第二件事情是諸葛亮親自前往江東,聯吳抗曹。
同年八月,劉表病逝,劉琮繼位。曹操趁機率二十萬大軍南下荊楚,劉琮投降。劉備在樊城知道訊息後,率領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並大破劉軍,緊接著,劉備在夏口又被曹軍大敗。諸葛亮親自前往江東柴桑,聯吳抗曹。諸葛亮為孫權分析當下的局勢,捋清了利弊,再加上魯肅和周瑜的遊說,最終達成了孫劉聯盟,共同對抗曹操的局面。《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權大悅,即遣周瑜 、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同年十一月,曹操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打敗,曹軍損失慘重,曹操不得已率軍返回北方。《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這場戰役不僅成功扭轉了劉備集團面臨的危局,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初步格局,也讓諸葛亮的名聲傳遍天下,充分彰顯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政治智慧以及對天下局勢的精準把控能力。
赤壁之戰後,曹操暫時無力南征,孫權忙於鞏固江東戰果,劉備則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趁機迅速佔領了荊州南部的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有了一塊相對穩固的立足之地。
此後,諸葛亮一方面積極協助劉備治理荊州,推行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如鼓勵耕織、減輕賦稅、發展商業貿易等,使得荊州地區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人口也日益增多,為劉備集團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人力保障;另一方面,他時刻關注著益州的局勢,等待合適的時機以實現 “隆中對” 中奪取益州的戰略目標。《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聽聞曹操將要進攻漢中的張魯,心生恐懼,便聽從張松的建議,派法正前去邀請劉備入蜀相助。誰知法正背叛劉璋,投靠了劉備,並獻計劉備奪取益州。諸葛亮深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力勸劉備應約入蜀。
劉備入蜀後,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等將領鎮守荊州,確保後方的穩定。後來,劉備與劉璋反目,雙方爆發戰爭,諸葛亮審時度勢,留下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則率領張飛、趙雲引兵溯長江而上,攻克巴東,與劉備會師成都。最終劉璋投降,劉備成功奪取了益州。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每當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此後幾年,諸葛亮所有的精力都在幫劉備治理蜀地。
蜀地雖然物產豐富,但在這片廣袤且複雜的土地上,長期以來存在著地方豪強勢力過大、吏治腐敗、民族關係複雜等諸多問題。為了鞏固蜀漢政權,諸葛亮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
在政治上,他大力推行法治,制定了嚴明的法令條文,強調 “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不論貴賤親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時,他注重選拔和任用賢能之士,不拘一格地從各方招攬人才,只要有真才實學、品德高尚,無論出身寒門還是世家大族,都有機會得到重用。
在經濟方面,諸葛亮重視農業生產,他組織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