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五代十國時期荊南謀臣,也是荊南初代國君高季興的首席智囊。他以白衣的身份為高季興出謀劃策,雖無宰相之名,卻行宰相之實。他在軍政、外交等諸多事務上,憑藉卓越的智謀,幫助荊南在夾縫中生存發展。高季興死後,他功成身退,自稱 “荊臺隱士”,以詩酒為伴度過晚年。他一生在亂世中堅守自我,盡顯非凡智慧與獨特風骨。
他就是輔助高季興父子建立荊南國的白衣卿相——梁震。
梁震,生卒年不詳,原名靄,邛州依政(今四川邛峽東南)人,五代十國時期荊南國謀士。
公元863年,唐鹹通四年。梁震出生在蜀中邛州這個人文薈萃之地。邛州,素有 “天府南來第一州” 的美譽,其山川秀麗,物產豐饒,既有巍峨群山連綿起伏,又有清澈溪流潺潺流淌,那溫潤的氣候滋養著一方生靈,也孕育出了獨特而燦爛的地域文化。梁震自幼便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邛州的山水賦予了他靈動的才情與開闊的胸襟。
梁震少年時便勤修舉業,曾在唐僖宗入蜀期間作詩詞謁見郎中劉象,被劉象贊為“才思清秀”,並因此更名為梁震。
公元907年,唐天佑四年。梁震考中進士,在京城暫時居住下來。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梁震進士及第的榮耀並未持續太久,大唐王朝便在風雨飄搖中轟然崩塌。同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唐朝滅亡。
朱溫代唐建梁後,梁震心中滿是悲憤與失望,他仍以唐臣自居,不願臣事於後梁。梁震自幼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秉持著忠君愛國的理念,在他看來,朱溫身為唐臣,卻行篡逆之事,此乃不忠不義之舉,為這樣的政權效力,是對自己內心堅守的背叛。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決定回到故鄉蜀中,遠離這紛擾的亂世,尋一方淨土,守內心安寧。
此時,天下大亂,戰火紛飛,各方勢力割據混戰,道路交通受阻,百姓流離失所。梁震一路西行,目睹著沿途的荒蕪景象,心中滿是感慨與悲涼。在行經江陵時,梁震被時任荊南節度使的高季興所扣留。高季興很欣賞梁震的才華,欲任命其為幕府的節度判官。梁震恥於入幕藩鎮,想要拒絕又擔心惹來殺身之禍,於是對高季興道:“我素來不慕榮華,願以白衣的身份為您出謀劃策。”
自此,梁震便留在高季興門下為賓客,終身以“前進士”自居,堅決不接受高氏的任何官職封賞。高季興對梁震非常敬重,將其視為謀主,平時均以“先輩”相稱。《資治通鑑》記載:“震終身止稱前進士,不受高氏闢署。季昌甚重之,以為謀主,呼曰先輩。”
在荊南,梁震雖未擔任一官半職,卻擁有著超越官職的影響力。他出入高季興府邸,如同出入自家一般自在,高季興待他以師長之禮,每逢商議要事,必請梁震上座,虛心聆聽他的見解。而梁震也始終保持著那份讀書人的清高與孤傲,他身著一襲素白長袍,頭戴方巾,手持書卷,儒雅之氣盡顯,雖置身亂世權謀之中,卻宛如一股清流,不為世俗名利所動。
高季興之所以對梁震言聽計從,一方面固然是看重他的才學與謀略,深知在這亂世之中,有這樣一位智者相助,猶如為自己的霸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另一方面,梁震的高潔品性與忠誠之心,也讓高季興頗為欽佩。在那個朝秦暮楚、人心惶惶的年代,梁震能堅守自己的原則,不慕虛榮,不被權勢所誘惑,實屬難得。高季興明白,這樣的人一旦認定了主公,便會傾盡心力,忠心耿耿,絕無貳心。
荊南地處長江中游,周邊強國環伺,猶如置身於群狼環伺的險境。北有中原政權,東有吳、南唐,西有蜀,南有楚,這些國家皆對荊南這片土地虎視眈眈,稍有不慎,荊南便可能陷入滅頂之災。要想在這亂世中立足,絕非易事。梁震殫精竭慮,為荊南的軍政要務與戰略規劃付出了無數心血。
在軍事上,他力主擴充軍備,加強城防建設。他深知,荊南雖無力主動出擊,開疆拓土,但守好本土,確保一方百姓安寧,卻是當務之急。在他的建議下,高季興積極招募流民中的青壯年入伍,組建了一支精銳之師,並親自訓練他們,傳授兵法與戰術。同時,梁震還指導修築江陵城的防禦工事,加固城牆,深挖護城河,在城外設定重重關卡與陷阱,使得江陵城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經濟上,梁震提出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的策略。他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種植五穀雜糧,使得荊南的農田逐漸恢復生機,糧食產量逐年增加。為了促進商業繁榮,他建議高季興降低商稅,吸引四方商旅前來貿易,江陵城由此成為了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