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章透過記敘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強調要正確判斷一件事物,必須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在藝術上,此文具有結構獨特、行文曲折、修飾巧妙、語言靈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引《水經》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
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於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後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匯出唐人李渤的說法。
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並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於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並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聲,反駁李說,說明釦石發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裡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餘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裡的“餘”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餘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遊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
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鍾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並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藉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
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餘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餘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
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餘欺也”),寫月夜考察遊石鐘山的經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遊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瞭發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裡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緻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後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的“笑”不同於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裡是釋疑後輕鬆愉快的笑,表現了作者探明真相後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絡,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鍾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