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gCNPYK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產提供給巴比倫國。
這次他們到中國辦其他事情,順便帶來紮帶樣品,看中國公司是否可以代替德國公司生產出來。
張丹介紹:這種異型紮帶是巴比倫國政府對外招標產品,在巴比倫國境內的煤氣罐發放時的計數之用。
異型紮帶的外形比國內生產的紮帶複雜,但是最難之處是100毫米長、3毫米寬的每個紮帶上要噴有14位黑色數字,尾數從1-逐根遞進;既每條紮帶上噴的數字都不相同。
張丹跟隨冷嘯天多年,也養成知難而上的性格,她遇到專案一般都是千方百計拿下,而不會輕易放棄。
冷嘯天拿起紮帶樣品仔細觀察後問:“張丹,你有什麼想法。”
張丹說:“我想接這單生意,只是如何短時間完成個紮帶上的噴碼,一直沒有想出辦法。”
冷嘯天在約旦工作時就學會將複雜問題簡單化。
冷嘯天想了想就說:“個紮帶上要噴碼,首先遇到的是問題生產時間;如果,紮帶按照60天噴完碼,每天就要噴1.66萬根紮帶。
用24小時3班倒地工作,每小時就要噴700根紮帶,每分鐘就要噴12根紮帶。這樣,加快每根紮帶上噴碼速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冷嘯天繼續說:“找到這個關鍵點就又出現如下問題,第一,提高噴碼速度要用機械化才能解決每天1.66萬根紮帶的噴碼。
例如將紮帶放在傳送帶等裝置上提高速度,噴碼機是否能跟上傳送帶的速度就成為問題。
如果噴碼機能跟上傳送帶速度,如何讓小小的紮帶在傳送帶上平穩執行,被清晰的噴上數碼就成為最關鍵之處,這是需要解決的第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