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gCNPYK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九回
學車愉快考試順
師父的補貼自己白得,這也是從舊社會留下的約定俗成,師父教徒弟,徒弟必須要交學費,天經地義。
當時,1元錢夠吾在食堂吃3天。食堂菜價如下:溜肉片2角一份,肉片白菜1角一份,熬白菜豆腐5分一份。小鍋現抄的蔥爆肉絲2角5分一份,現炸荷包蛋1角5分一個。
吾每天的伙食費用4角錢就是改善生活了。平時都是3角錢以下,一個月10元左右就能夠吃飽吃好。
3月美軍撤出越南,中國抗美援越時代結束。
吾跟隨劉師父出車只要汽車開到郊區,路面沒有情況的時候,兩人就在汽車行駛的途中,不停車交換駕駛位置。
交換方式非常獨特,劉師父用左手扶住方向盤,左腳踩在油門上,將身子移到座位中間。讓吾由副駕駛的位置上起身,從他的手和腳之間鑽過去,坐到駕駛員的位子上。
然後,吾再用手握住方向盤,用腳踩在油門上,由吾駕駛汽車。劉師父就到了副駕駛的位置上坐下。
這樣的交換位置經常進行,最後雙方只用半分鐘就可以完成,非常熟練。
吾在學駕駛階段,以雷鋒精神對待工作,對待所有司機,並將自己的修車技術毫無保留的為大家服務,受到全體司機認可。
汽車班裡的兩個老司機都是劉承祖的徒弟。一個是汽車班班長王宇旺,他開一輛京城212吉普為領導專用車;一個叫華鳳鳴,他開一輛解放卡車。
還有一個年輕的復員軍人楊鳳江,他開一輛躍進卡車;韓天祥開一輛581三輪汽車。
73年4月,汽車班又先後調進來二輛汽車和洪曉文、隋樹殿,2位司機開車。
汽車班司機多了,就有了派別。老航校的3人是一派,韓天祥和吾是劉承祖的徒弟,當時只能隨著劉師父的思想行動。
由於有王宇旺當班長,老航校的人成為主流派,新來司機比主流派人數少,是個鬆散聯盟。
舊有矛盾緩和多了,主流派和新司機之間的矛盾卻增加了。
吾跟隨劉師父學開車,出長途車是經常的,就這樣我們全國各地到處跑,讓吾體會到各地風土民情,也向老師傅們學會與不同階層民眾和睦的方法。
經過半年時間的學習,到了報考駕駛證的時間。吾沒有辜負劉師父的期望,4門考試都是一次性透過。
吾順利考下駕駛證,成為汽車班第一個會修車的司機。為此,吾作詞一首以紀念吾初步達到目的。
《學車有成》
北風烈,練功切磋星帶月。
星帶月,大周天成,悟性飛躍。
未滿年齡學修車,考上駕照從頭越。
從頭越,開車為民,真心難卻。
拿到駕駛證就要開汽車,在汽車班的各種車輛中,徒弟開車要從質量最差的汽車開始駕駛,最新、最好的汽車永遠由最老的師父開。
每次來新司機,汽車班的司機們開的車要整體輪換。
這次是隋樹殿將開了許久的581三輪汽車轉給冷吾開,他去接洪曉文開了許久的躍進卡車。
洪曉文去接韓天祥開了許久的老解放車,韓天祥去接開了許久楊鳳江的130卡車,楊鳳江去開一輛新的130卡車。
這種交換是從老航校開始就傳下來約定俗成。
汽車班的車出了小毛病都是司機自己修車。司機師傅的修車技術良莠不齊。他們誰的車有毛病,只要找到吾,吾就會認認真真將他的車修好。
我對其他人說:“汽車是在司機師父指導下,我打下手修好的。”
吾逐漸在司機班內,樹立起威望,和所有司機關係良好,不分親疏。
1973年8月在越中國部隊全部撤回國內。至此中美之間最大一個絆腳石已經搬開,中美關係逐漸走向蜜月階段。
這時,中國開始大量派遣留學生到美國和歐洲各國學習先進科學技術、先進流行文化和先進科學管理,這些人回國後,為祖國的騰飛出過很大力量。
冷嘯天講到這裡,停了下來說:“今天,就講到這裡吧。我還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要處理。”
冷嘯天離開我家,又沉浸在繁忙的貿易部的工作之中。
2002年8月的一天,張丹找到冷嘯天,請他拿主意。
她說約旦兩個商人找到貿易部,給了他們一種異型紮帶樣品,每次要一百萬支半年後交貨。這種紮帶原來是在德國